当前位置:

陶庆先 周少华:创新性推动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来源:红网 作者:陶庆先 周少华 编辑:许敏 2016-08-19 11:34:31
时刻新闻
—分享—

  在全球生态环境形势日趋严峻与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在国内生态文明意识逐步觉醒与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繁重的现实条件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既进一步澄清了生态文明是什么的问题,从思想上统一了认识,又进一步指明了生态文明怎么建的问题,从行动上提出了指南,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湖南作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身负中部绿色崛起、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多重使命,在经济发展出现新常态与生态文明建设呼声高涨双重压力下,必须创新性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担当起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角色,才能有效号召7千万湖湘儿女参与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掀起生态文明建设热潮。

  转变五大思想促进生态文明理念大创新——树立生态文明在身边理念

  思路决定出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澄清思想上的错误认识,努力达成共识,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心,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深入。生态文明是由生态制度、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人居以及生态文化构成的,具有明确内涵的一种文明,而不是不可捉摸、难以理解的高深理论,在工作、生活中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倡导生态文化等行为都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一种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在粗放型发展模式下,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甚至由于长期的破坏而导致生态恶化,但这种恶化的局势可以得到控制乃至于逐步的修复,湘江流域重金属治理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而不是一种“固化”后无法治理的破坏,因而要树立一种积极作为,谋求通过当前的行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栽一棵树、捡一次垃圾并不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甚至无人发现这一“壮举”,但正是由这种分布在各个领域的细小的事项共同作用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大工程,因而要以系统的思维科学确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激励各主体贡献自身的力量,有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多主体在行动上难以一致,在利益诉求上也存在差异,政府部门要在明确自身职责的基础上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并鼓励各种行业协会、企业等组织发挥管理者作用,激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的时间长,影响范围大,要达到预期效果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两个清醒”就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时间的紧迫性与任务的艰巨性,因此要以等不起、慢不得的心态,以只争朝夕的行为自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五大创新工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制度创新工程

  在科学理念的指引下,在上下齐动共建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中,既要统筹协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铺开,又要抓住重点力求以点带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获得突破性进展。从湖南实际出发,当前可以科学谋划五大工程,在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领域做出探索。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出发,加快出台《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条例》《湖南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湖南省重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办法》以及细分领域法律法规。要根据国家行业标准结合我省已经出台的“两型”系列标准制定出台更为严格的标准体系。要积极筹划开征以污染物排放等为标的物的税种,建立健全跨区域补偿制度,加大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财政生态补偿力度。要以森林、水、土壤等生态系统修复为重点,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流域治理,积极修复重金属污染区、采矿塌陷区土壤,提高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要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开发新能源,努力提高煤炭资源利用能力和水平。要不断提高土地水矿产原材料资源利用能力和水平,降低生产生活环境损害,促进资源二次利用、循环利用,实现资源集约节约。要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生产安全、质量控制标准,培育壮大低碳、环保产业,控制限制和禁止类产业发展,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打造生态型产业体系。要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合理确定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促进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打造重点明确、布局合理的生态型布局体系。要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重点,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积极建设城市公园、体育文化休闲场所等设施,要加大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力度,在重点乡镇布局污水处理厂、垃圾集中处理基地,优化城镇居住环境。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核心,通过集中连片居住规划新农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环境。要充分发挥高校、研究机构等主体的作用,推出一批具有湖南特色、反映时代需求的生态文化产品。要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站(活动室)等场所的作用,形成一批重要的生态文化建设载体,打造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

  构建五大体系创新生态文明管理——要创新考核激励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有健全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才能使生态文明在更短的时间内见效,才能以更小的成本实现生态优化的目标。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根据生态数据的可获得性,特别是考虑大数据时代公众参与、数据收集能力提升等因素,构建量化、公开的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公布考核结果。要转变传统的对生态环境遭受重大破坏区域进行重点治理,投入大量资金的激励模式,转而注重对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或者生态保持良好的区域进行激励,鼓励生态好的区域巩固甚至进一步提升其生态优势,形成一种倡导先进、鼓励典型的良好氛围。要发挥智慧技术的智能化监督全过程、全方位、智能化的优势,发挥信息传递时效性强的优势,在县及其以上城市,重点流域、重点企业布局生态文明智慧监控设备,使生态破坏由隐蔽化走向显性化,生态感知由滞后化走向同步化,生态监测由机械化走向智能化,生态处理由层级化走向同级化,生态建设由条块化走向体系化。要以光纤宽带网、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云计算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在智慧数据采集与处理、智慧数据应用设备制造等方面促进重大技术创新。要发挥物联网、互联网的优势,构建集生态文明信息收集、处理与应用于一体的智慧管理体系,努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技术支撑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果的应用。要进一步完善事前环评制度,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生态文明信息发布制度,完善环境影响评估及生态文明建设监督社会公众参与制度。要进一步完善事中跟踪制度,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跟踪主体特别是政府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工作任务,并建立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倒逼责任主体积极主动开展监督工作。要进一步完善事后监督制度,建立生态文明诚信档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诚信应用于信贷融资、财政补贴等渠道。生态文明建设主体要结合工作的需要,从指导生态文明建设、释疑解惑的视角出发,主动展开宣传工作,引导社会舆论展开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探讨。要积极推动生态文明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文章来源: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官网。)

来源:红网

作者:陶庆先 周少华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6/08/19/406442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