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国评论丨让全世界都来研究中国学

来源:红网 作者:靳仔囡 编辑:唐盈 2023-11-25 11:08:51
时刻新闻
—分享—

□靳仔囡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习近平主席指出,希望各国专家学者当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秉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不断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随着全世界对中国学研究热情的持续高涨,研究世界中国学意义越来越大。世界中国学大会的举办必要且紧迫。我们要溯历史源头、理解现实世界,循文化根基、辨识当今中国,促文明互鉴、实现共同进步。

溯历史源头,理解现实世界。当今世界,为何有世界中国学?又为何要研究世界中国学?不追溯历史的源头,怎能知晓世界中国学从哪里来,又将向哪里去?据说,西方研究中国已有数百年历史。早在13世纪马可·波罗时代,以研究中国古典文化为主的汉学研究就已出现。到20世纪中叶后,汉学逐渐被中国学所涵盖。中国学的外延不断扩展,包括近现代中国的政治运作、经济政策、科学技术、外交战略等方面。2004年,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办的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世界中国学概念被正式提出。可见,不了解中国学的前世今生,很难理解现实世界里越来越多国家对中国的关注与研究之热现象,更难以把握未来的研究走向。全世界都在研究中国学,是历史的郑重选择。

循文化根基,辨识当今中国。当今中国发展得越快,越需要把根向下扎,这个根,就是文化根基。不循文化根基,就不能辨识迈上新征程的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群体性、民族性。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在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每一位学者都有国籍,各自文化底蕴不同,对中国的研究也不可能千篇一律,而是各说各话、差异明显。世界各地对中国的研究植根于不同文化传统,阐述自不同学术语境,这使得中国应在世界学术版图中拥有更大话语权,引导各国专家学者研讨中华文化丰富内涵,探寻中华文化之源。

促文明互鉴,实现共同进步。中国始终致力于为人类文明作贡献,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就是一个对促进世界文明交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变“各说各话”为“交流互鉴”,把“自家文明”与“中华文明”作比较,研究世界中国学,了解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深入探讨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让世界知道一个“开放中的中国”、一个“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有不同文明的携手,才能有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进步。恩格斯说:“文明是个历史概念,文明是和蒙昧、野蛮相对立的,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进步状态。”中华民族拥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文明较之于文化,产生时间晚,但文明却是文化中的积极成果。

来源:红网

作者:靳仔囡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755/69/1329471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