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评:恢复高考,个体迎来全面发展的40年

来源:红网 作者:红评 编辑:易木 2017-06-06 00:02:32
时刻新闻
—分享—

  又是一年高考时。

  2017年,是一个特殊的节点——中国恢复高考40周年。

  对于众多中国人而言,高考是一种关乎个体命运走向的制度安排,承载着他们人生中最为厚重的经历之一。犹如一首经典老歌,“高考”的声音每每响起,那些沉睡着的、颜色各异的大众记忆,往往也随之被唤醒。

  不同于今日之高考生,忆往昔,40年前的那批“老考生”们,即便同样情绪万种,但心里恐怕会多出一份庆幸——1977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拍板下,因“文革”而关闭了十年的高考闸门得以再度开启。从十四五岁的青少年到已婚已育的中年,从田间地头到街边巷尾,人们满怀希望,奔走相告,以前所有未有的饥渴与热情,投入到了学习备考之中。那年冬天,一支570万人组成的高考大军,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幅宏伟图景。

  光阴荏苒,故人何在?1977年的考生们,如今都散落何方?有迹可循的是,当年脱颖而出的27万多考生中,不少人后来都走上了各领域里的重要岗位。当然,现实也有残酷的一面。高考向来被看作“千军万马挤独木桥”,1977年高考的录取率更是不足5%。失利,是当时绝大多数考生必须面对的挫折。至于他们后来的人生走向与境遇,恐怕只能等待有心人去辛勤“打捞”一番了。

  无论如何,无需唏嘘。毕竟,有竞争的地方,就有欢喜与落寞。而且,相较于“比赛结果”,“参赛资格”与“比赛规则”是否公正往往更加重要。在一个公正的“社会考场”里,条条大路通罗马,东边不亮西边亮。不因一时失败而一蹶不振,希望的火焰就永远不会熄灭。

  如果将个体的上升流动视作一场全民性的“比赛”,那么,1977年恢复高考标志性、导向性的意义就在于,启动了对“参赛资格”与“比赛规则”的公正性重建:它打破了“成分”对个人的桎梏,让曾经低人一等的“黑五类”,从此也能坐在包括高考考场在内的众多“人生考场”之中;它遏制了靠“关系”和“后门”完成人生转变的歪风,以分数为客观标准,一视同仁地给予了所有参考者考取大学的机会,让公众呼吸到了“凭借个人努力也能改变命运”的“新空气”。

  一个向着公正不断靠拢的国家,必然不会缺乏充满活力的个体。而这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个体,反过来又构成了国家繁荣的有力支撑。

  以恢复高考为前奏、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社会公正的恢弘篇章。作为“总设计师”,邓小平极其重视社会公正问题,他曾指出“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在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改革新阶段的出发点。与此对应而有目共睹的是,这一路,这40年来,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深层次的原因正在于对个体发展空间的不断拓宽。翻看改革进程中的标志性片段与场景:恢复高考,让人们拥有了改变命运的选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将土地的经营权还给了农民;党的十三大提出“私营经济也是公有制经济必要和有益的补充”,为民营经济松了绑……可以说,拓宽个体发展空间,实际上写满了整部改革史。

  以2014年为元年的全面深化改革,其实也在沿着这条路不断前行。“简政放权”对权力之手进行了限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主体的经济自由……眼下火热的“一带一路”,不也是以扩大自由贸易区网络为主要目标么?

  恢复高考40年,也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40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拂去岁月的尘土,还原以恢复高考为前奏的这场伟大改革的宏貌与核心,重申它的价值与意义,有利于我们明确深化改革的道路与方向,坚定我们砥砺前行的脚步。

  文/红评

来源:红网

作者:红评

编辑:易木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7/06/06/431377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