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下半篇文章”

来源:红网 作者:安子州 编辑:陈晓丹 2020-05-20 16:31:04
时刻新闻
—分享—

“我种了辣椒、葱、蒜,够一家人吃。”5月17日,麻阳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龙升家园,滕建和高兴地告诉记者。前不久,社区为搬迁户分配完“微菜地”,户均面积约30平方米,既节约了生活成本,也解了“种地”乡愁。(5月20日 湖南日报)

这是湖南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的一个生动实践。易地扶贫搬迁的目的是要实现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挪开穷窝、住上新居是新生活的起点,关键还是要换穷业和拔穷根。

发挥好易地搬迁的“撬动”作用。“不搬迁辈辈受穷,山把人都给困死了,搬出来才能脱贫致富。”湖南省“十三五”期间计划易地扶贫搬迁69.4万人、18.7万户,目前已全部入住新居。截至今年4月底,已有68.3万人脱贫,脱贫率98.5%;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劳动力25.13万人,已就业25.04万人,就业率99.64%。毫无疑问,破解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困境,离不开易地扶贫搬迁这一路径。易地搬迁不仅改变了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也为贫困群众就业致富夯实了基础。

发挥好产业扶贫的“造血”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柞水县考察时点赞“小木耳、大产业”,在平利县嘱咐“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在山西大同市云州区考察时又鼓励当地干部群众“黄花也能做成大产业”。可见,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可以助推各贫困地区拔掉“穷根”,种下“摇钱树” 。正基于此,湖南省连续4年设立专项资金,累计投入约2.8亿元,对44个县市区搬迁贫困户参与度高的特色农林产业基地、吸纳搬迁贫困户就业的经营主体给予奖补,带动近10万名搬迁群众增收。

发挥好稳定就业的“压舱石”作用。大多搬迁农户迁出后普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焦虑,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着手解决易地搬迁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为了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下半篇文章”,湖南坚持就业第一,在2460个集中安置区建成扶贫车间1051个,吸纳约4万人次搬迁群众就业。比如,江华瑶族自治县把17个集中安置区的一楼作为扶贫车间厂房,让搬迁群众下楼即可务工。不难发现,移得出、稳得住、住得下去,才能安居乐业。要住得下去就要靠稳定就业,务工是主要出路。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只是第一步,易地搬迁也不能一劳永逸。各地要坚持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和稳定就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不断激活广大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致富。

来源:红网

作者:安子州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0/05/20/727636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