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评:推进“厕所革命”,增进民生福祉

来源:红网 作者:刘凤敏 编辑:夏熊飞 2017-12-09 15:12:14
时刻新闻
—分享—

  小厕所折射“大民生”。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取得的成效,着眼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求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把它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抓,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我们期待,各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切实把推动“厕所革命”当成一项文明工程、民生工程来抓,彻底解决困扰农村和农民多年的“如厕难”问题。

  提到上厕所,这是每个人再平常不过的需求,常被人们认为是小事一桩,却不知全世界目前仍有24亿人没有卫生设施,11亿人仍露天排便,其中我国仍有1.78亿人随地如厕,更不知直排污物造成土壤、食物和水污染,超过50种传染病通过人类粪便传播,一些国家因此引发大量疾病。从这一点而言,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而是关系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对“厕所革命”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在国内考察调研过程中,经常会问起村民使用的是水厕还是旱厕,他明确指出,“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也要不断推进,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

  实际上,“厕所革命”就是对厕所及周边环境的“革故迎新”,改变厕所“脏、乱、差、少、偏”的旧面貌,建立整洁卫生、美丽独特、科技环保的厕所新样态。今年11月19日,2017年“世界厕所日”暨中国厕所革命宣传日活动在北京举行,也算是“厕所界”的重大事件。目前,我国仍有1.78亿人随地如厕,超4亿居民家庭未安具有冲水装置的蹲便器或坐便器,其中农村很多地区一直沿用“一个土坑两块板,三尺土墙围四边”的茅坑,夏天蚊虫乱飞、恶臭熏天,让人“去不得”“嗅不得”“蹲不得” ,一度成为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推进“厕所革命”势在必行。

  “厕所革命”之所以被称为“革命”,是因为它不是简单增加厕所数量,还要提升厕所使用者的幸福感受值。之前的厕所供给,只是简单地从数量上考虑人们的方便问题,却缺少文明规范管理,进而滋生出许多公共卫生隐患,其危害不容小觑。从这一点而言,“厕所革命”既要注重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注重软件文明规范管理,做到“软”“硬”兼施,培育形成一种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文明理念,更好地提升人民群众如厕的生活质量。

  自2015年4月以来,我国“厕所革命”持续发力,各地越来越多的厕所设施整洁干净、配备齐全,已从景区内延伸到景区外,由城市拓展到农村,正向城乡最偏远、最底层的角落挺进,全国共完成新建改建厕所6.8万座,各地旅游厕所面貌一新,有力加快了城乡文明进程。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有些厕所“只可远观”,软件管理没有跟上去,如照明灯、手纸、烘干机、除味剂、洗手液、擦手用纸等没有完全到位,在一些旅游景区残障厕位、“第三卫生间”(家庭卫生间)还存在缺位,不能解决特殊游客群体的如厕需求,还有一些人缺乏公共卫生观念、缺少公共文明素养,私自带走手纸、砸坏灯泡、便后不冲水等,让其他如厕者感到不便。因此,推进“厕所革命”要“软”“ 硬”兼施,决不能搞面子工程而流于形式。

  毋庸讳言,“厕所革命”就是老百姓身边的事,其最终指向就是要革去一些不好的旧观念、旧思想、旧习惯,时时保障厕所本就必须具有的清洁、卫生、实用功能。不仅要建好厕所、管好厕所,还要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如厕的良好风尚,真正让“厕所革命”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注脚,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实践。

  文/刘凤敏

来源:红网

作者:刘凤敏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7/12/09/449867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