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刘志仁:郴州经济发展亟待唤醒“沉睡中的潜能”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作者:刘志仁 编辑:王俞 2017-10-21 12:03:37
时刻新闻
—分享—

  

(中共郴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刘志仁)

  郴州是湖南“南大门”、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是一片热土,发展潜力大、前景广,省委、省政府对郴州发展寄予厚望。到郴州工作后,我深入各县市区、园区、企业和农村进行了深入调研,对郴州经济发展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并进行了一番初步的思索。

  郴州经济转型成效明显,但仍然存在诸多“短板”

  郴州在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始终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城乡面貌不断变化,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 进步。特别是近年来郴州大力推进矿业经济转型发展,成效比较明显,壮大了传统优势产业,培育了许多新亮点。但是,“亮度”不一、参差不齐,还存在不少的“短板”。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总量还不大。近几年,郴州经济增长幅度保持在8%以上,增速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但总量不大,保持在全省中等水平。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但总量2190.8亿元,排全省第6位,仅占全省经济总量的7%。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值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发展不快、不足仍然是郴州的最大市情,做优质量、做大总量、做强实力仍然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产业转型成效明显,但结构还不优。近年来,郴州努力摆脱资源路径依赖,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矿业经济占GPD的比重由第一位下降到第三位,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休闲旅游、电子商务、会展业等发展势头较好。但产业结构仍然以资源型为主,“两矿”“两电”“两烟”传统产业仍占绝对优势,矿业企业增加值仍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半壁江山。产业结构偏重、偏粗、偏散,产业链条短、层次低、附加值不高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加快产业转型,发展精深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任重道远。

  项目企业数量较多,但支柱型较少。近年来,郴州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两位数高位增长,但大项目不多,重大项目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重大产业项目相对较少。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突破1000家,但产值过50亿元的仅有1家(金贵银业)、税收过5亿元的4家(华润电力、中烟郴州烟厂、华润鲤鱼江电厂、国网郴州供电公司),真正能支撑郴州经济发展、对财源建设有重大贡献的大企业比较少,“星星点灯”“众星捧月”式的产业发展格局并未改变。引进建设大项目大企业,完善产业链和工业体系,培育支柱财源,迫在眉睫。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但质量还不高。近年来,郴州通过努力培植财源、强化收入征管、深化财税改革,财政实力明显增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已突破200亿元大关。但收入质量还不优,总税收占比在全省排名靠后,特别是县市区总税收占比普遍偏低。2016年,全市总税收占比为55.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7.2个百分点,其中11个县市区中有5个总税收占比低于50%;全市地方税收占比为40.6%,占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6.9个百分点。收入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市财政事业发展的最大短板。

  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但任务还很重。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3.88万、省定贫困村(撤并后)442个,其中国家级贫困县2个(桂东县、汝城县)、省级贫困县2个(安仁县、宜章县)。2014-2016年,全市已完成22.31万贫困人口脱贫、68个贫困村摘帽,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但任务仍然艰巨,目前全市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6万人、贫困村374个,全面实现“两个率先”(2019年在扶贫片区率先脱贫摘帽、在湘南地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治理道路还很长。近年来,郴州强力推进矿业整顿整合,持续开展城乡绿化攻坚,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7.7%,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入选全国30个氧吧城市之一。但是,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的道路还很长。湘江流域(郴州段)保护和治理、三十六湾等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东江湖保护工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任务还很艰巨。

  城乡面貌变化较大,但发展不平衡。近年来,郴州基础设施和道路交通建设力度非常大,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获得了许多“国字号”城市名片,特色示范镇和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亮点纷呈、享誉全省。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等差距明显,“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破除,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及城镇居民的一半(城镇居民27730元、农村居民12756元)。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面貌仍然比较落后,“欧洲式城镇”与“非洲式农村”并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郴州经济发展极具潜能,但许多条件仍在“沉睡”

  郴州经济发展中的诸多短板和薄弱环节,除了受历史原因、宏观形势和自身条件等因素影响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还未完全发挥,自身的诸多潜能还未充分激发。

  优势没有充分发挥。郴州是湖南的“南大门”、对接粤港澳的“桥头堡”,更是“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进入中西部地区最直接、最便捷的通道之一;交通便利,与广州、长沙处于 “1小时高铁经济圈”;且郴州是湖南乃至中西部地区开放平台最全、功能最优的市州之一,理应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中,具有 “近水楼台先得月”优势。但就目前情况看,区位优势并未完全转化成比较优势,这些年从“珠三角”引进的大企业屈指可数,如蓝思科技、富士康等一大批从“珠三角”转移的战略投资者越过郴州落户,值得我们深思。

  潜力没有充分挖掘。郴州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也是亚洲最大的矿物宝石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但从目前情况看,虽然郴州矿业经济所占比重较大,但产业链比较低端,精深加工薄弱,未形成高附加值的完整产业链条,矿业对郴州经济的波动影响大、但带动能力有限,资源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郴州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红色文化,虽然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态势较好,但潜力和市场仍未完全挖掘,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还不高。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充分挖掘发展潜能,还大有可为。

  政策没有充分用足。郴州曾是国务院批准的“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湖南省第一个被赋予“先行先试”政策的城市、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原中央苏区联动发展区,又是全省重点打造的新“增长极”之一,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仔细反思,这一系列政策机遇,我们真正利用到的、发挥了作用并带来实实在在效益的不多。国家和省里给予政策扶持,只是划定一个大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如何用好政策、争取具体的单项优惠政策特别是把政策落实到位,还需解放思想、深入研究、主动跟踪、协调争取。政策就是发展机遇,就是资金和项目。充分用好用足用活政策,真正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我们还有许多潜能可挖、还有许多文章可做,

  动力没有充分激发。近年来,郴州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经济发展活力得到有效释放,特别是“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来,市场主体得到了“井喷式”发展。但是,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改革的领域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改革试点的亮点还不够突出,经济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同时,科技创新对经济的引领作用还非常有限,高新技术产值占GDP的比重、科技投入等还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在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关键和共性技术的攻克上,还未取得重大突破。改革创新对经济的驱动力还未完全释放,经济发展的活力还未完全激发。

  加速郴州科学发展,亟需唤醒“潜能”、补齐“短板”

  差距就是潜力,潜能就是动能。要加快郴州科学发展,必须充分激发“沉睡”中的潜能、着力补齐“短板”,推进经济持续转型升级,加快打造郴州经济发展的升级版。

  立足自身优势和基础,科学定位产业发展。深入推进“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定位。有色金属是郴州的第一个千亿产业集群,郴州最大的优势产业还在于矿业,摆脱资源路径依赖并不是不要矿业,而是要升级矿业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着力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业,完善有色金属“五个一”战略体系,扩大郴州有色金属产业的影响力,谋求全球定价权和话语权;用好“矿博会”平台,加快郴州稀贵金属产业供应链体系、全球矿产资源交易中心和矿物宝石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壮大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优势产业,推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快培育一批千亿产业和园区。充分利用好郴州生态“金字招牌”和丰富的温泉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以及康体疗养、高端地产等。要通过这些举措,全力打造“林中之城、休闲之都”“碧水丹霞、福地郴州”“矿物宝玉、精品博览”三大品牌和全国重要的新型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全域旅游基地、石墨及新材料产业基地、绿色生态产业基地、粤港澳优质农产品基地。

  主动融入珠三角地区,精准承接产业转移。正视郴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差距,有意识地在与粤港澳大湾区对接中担当服务角色,借势粤港澳大湾区承接产业转移。要立足郴州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主动为其提供产业配套、要素配套;要充分发挥郴州开放平台作用,积极为其提供生产性配套服务;要凭借郴州良好生态宜居优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功能疏解。抢抓国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实质性推进“湘粤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积极探索互动合作新模式,推进基础设施、制度机制和产业的全面对接,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深入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瞄准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先进装备制造、矿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服务业,精准开展招商引资,着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和高端人才。

  走差异化错位发展路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市各地发展基础不同、地理特征各异,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劣,不能一个模式、一条路子,要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总规划框架内,因地制宜、错位发展。要突出城市特色,做好山水林城文章,推进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宜居度、美誉度;要坚持产城融合,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推进商贸流通和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和会展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要突出园区特色,抓好园区规划和产业定位,每个园区都要突出各自的主导产业,避免相互间同质竞争、恶性竞争,便于配套产业链条的集聚。要突出特色县城和特色小镇建设,立足各地特点和优势,建设不同风貌的特色产业示范镇。要突出农村特色,立足“一乡一品”“一村一貌”建设风格各异的美丽乡村,在差异化发展中彰显各自优势。

  善于抢抓机遇借势借力,大胆推进改革创新。要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作为一种常态来坚持,把借引科技资源、加快科技创新摆在事关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位置来抓。要充分用好用活国家和省里赋予的系列特权和优惠政策,坚持“非禁即许”的原则大胆探索,抓好政策机制创新,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人才聚集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要重视科技创新,以国家级郴州高新区为龙头,大力建设创新平台,完善高新产业集聚平台;要进一步密切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积极争取中、省科研项目和在郴州设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要完善科技创新孵化平台,落实鼓励扶持优惠政策,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抓实财政税收勤征细管,努力提高收入质量。在加快经济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培育财源,充分挖掘增收潜力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积极推进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合作推进实名办税,规范窗口代开发票税(费)管理,总结推广住宿行业治安信息控税模式,突出加大零散税收征管,确保税收应收尽收、不跑冒滴漏;加快推进“大数据”时代的税收信息化建设,拓展数据采集渠道和提升应用效能,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互联,提升风险管税水平,完善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互动机制,实现由排除风险点到治理风险面、控制风险源的转化,对税源实施长效管理。在做大税收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收入质量,努力提高地方税收占比,强化收入均衡入库,努力实现收入质量与总量同步增长;强化对收入质量的考核,将地方税收占比作为对县市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增加绩效考核分值,并实行一票否决,对年度未达到地方税收占比目标的县市区一律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认真贯彻中央和省里关于扶贫开发的系列重要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来抓,扎实开展“三走访、三签字”促进脱贫攻坚再深入,进一步强化结对帮扶,完善结对帮扶联系机制,改进帮扶工作方法和作风,真正带着感情将帮扶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切实落实好“两不愁、三保障”“两率一高”等相关工作。抓好脱贫攻坚突出问题整改,更加注重脱贫质量,更加注重稳定脱贫,更加注重综合分类施策,更加注重精准落实落地,更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坚持“四跟四走”,立足各地综合优势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发挥基层组织、帮扶企业和村里能人带动作用,在相关产业政策支持、产业项目资金安排等方面加强引导,扶持一批带头企业和致富能人;有的放矢加强贫困农村劳动技能培训,组织技术团队深入贫困农村指导服务,鼓励市民到贫困地区创业,真正做到在思想上扶志、在能力上扶智、在发展上扶持。同时,进一步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创新和完善委托帮扶机制,增加贫困户股金收益,落实好各项保障兜底惠民政策,真正实现贫困人口人人能就业、户户有产业、家家是股东,确保稳定增收、可持续增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兑现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

  坚决守好生态环境底线,持之以恒推进环境治理。巩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果,继续推进城乡绿化建设和生态森林景观提质,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实现“新三创”目标。进一步加大重点区域环境治理力度,加快推进湘江流域(郴州段)保护与治理、东江湖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三十六湾等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按照“一区一策”的原则,落实“河长制”,深化综合治理。进一步强化重点行业环境污染整治,对造纸、焦化、氮肥、有色金属等十大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治理,集中开展园区环境污染治理,全面实施清洁化生产改造。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抓好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餐饮油烟集中整治等,加快创建全省空气质量达标示范城市。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农村畜禽污染防治、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全覆盖。进一步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加快“两供两治”建设进度,完善配套管网体系,完善污水和垃圾处理配套设施,完善环保监测设施设备,提高信息化精准监测和监管能力和水平,把郴州的生态环境保护得更好,使郴州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林中之城”更加宜居、更有魅力和吸引力。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作者:刘志仁

编辑:王俞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