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积尺寸之功累廉洁之效

来源:红网 作者:彭淼 编辑:许敏 2017-06-27 00:17:02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省第二十期新任副厅级领导干部廉政教育班在省委党校开班开班仪式上,湖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傅奎为新上任的242名厅级领导干部上了一堂廉政党课,并语重心长地嘱咐:“人的一生很长,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不可能一直顺利。忠诚干净担当,要做到却很不容易,需要多积尺寸之功,用一生来践行。”(6月20日《湖南日报》)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如果党员干部谋取一次私利,就会失去一分公心;占人一次便宜,就会留下一个污点。因此,传统美德提醒人们,“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党员干部要从细微处重视对廉洁的遵守和腐化的预防,不仅要主动接受组织、制度的监督,而且还要不断加强自律,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宋代诗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李氏家族有一人为官廉洁,一天,他正在烛光下办理公务,有人送来一封家书。他当即灭掉公家的蜡烛,点燃自家的蜡烛。诗人誉之为“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清朝的张伯行,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清官第一”。为了抵制当时官场上以送礼之名、行贿赂之实的歪风,他写了一篇广为流传的《禁止馈送檄》:“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古人这种一尘不染、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反映了要做到为政清廉,需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

  把慎独慎微作为个人思想修养和行为规范的理性界碑,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把握好自己,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洁身自好,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一次,周恩来要到人民大会堂会见外宾,他乘车由中南海西花厅先去北京饭店理发。理完发后,他提醒司机说:“从西花厅到饭店算私事,从这里到人民大会堂才是公事,你不要搞错了。私人用车都记账入册,月底从工资中一并扣除车费,绝不能占公家一分钱便宜。”焦裕禄有一次得知他的小儿子看戏没买票,他不仅把家人叫来训了一顿,立即命令孩子如数把票钱送给戏院,还举一反三,在第二天就亲自起草了《干部十不准》,明确规定“谁看戏谁拿钱,谁吃喝谁拿粮”“不准用国家的或集体的粮款或其他物资大吃大喝,请客送礼”……条条规定都具体明确,要旨就是任何干部、任何场合都不能自视特殊享有特权。先辈们把清正廉洁融入了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为全体党员树立了楷模。

  细节小事反映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和执政基础。现实中,有的同志以为,在重大问题上头脑清醒、不犯规不逾矩就可以了,那些细枝末节问题,诸如花公款请一回朋友、凭公权去一趟高消费场所、接受几百块的消费卡都是小事一桩,可以不必在意。殊不知,这几顿饭、几杯酒、几张卡,通往的是公款、公权。有一个被判刑的贪腐官员在悔过书中写道:“一开始,我能对别有用心的人保持警惕,和他们打交道都谨言慎行,没有僭越一步。后来,随着与他们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我的警惕性也慢慢降低了。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接触,我的内心渐渐发生了变化,认为朋友之间互相帮帮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帮了他们的忙,他们给我点物质回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从而一发不可收,我的心理也从第一次的忐忑不安发展到后来的理所当然。”这类反面典型的堕落轨迹提醒人们,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就必定带来“蚁穴溃堤”的严重后果。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好事物、坏事物,都有个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过程。就思想道德的修为而言,对细节小事放松要求,必定会使小问题、小毛病越发展越严重,最终引起蜕化变质、不可救药。因此,保持党员干部的廉洁之效,必须“要落细落小,注重细节小事”,体现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件件小事做起,点滴积累修为,多积尺寸之功。

  文/彭淼

来源:红网

作者:彭淼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7/06/27/433645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