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品读】春耕,是田垄上的格律丨2月15日

来源:红网 作者:雁丘 编辑:易木 2017-02-15 15:28:54
时刻新闻
—分享—

  今日关键词:春耕

  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那个刻在课桌上的“早”字,成了鲁迅心里的“朱砂”,催促着他早早拿起救亡的笔,挥墨泼洒。

  有感而写下《早》的吴伯萧,继而引申说,要珍惜清晨,要珍惜春天。

  然而那些把一生都奉献给大地的庄稼人,或许比这些读书人更珍惜“早”的意义。当太平洋上的暖风拂过湘江畔的枝桠,他们早已被泥土浸润的皮肤,便敏锐地捕捉到了草木中蠢蠢欲动的萌发。

  于是,在吹面不寒的和风中,在历法上耕种的日子里,农夫们不用互相打招呼,就纷纷踏上了仍有些峭寒的田垄,一年的农事在鞭子声和吆喝声中开始了。他们星星点点地,散在一行行的田垄上,裤腿高挽,执鞭赶牛,悠悠然耕下了一行行严整的格律诗。

  这是匍匐于大地的庄稼人,对时令节气最严谨的恪守,因为他们对自然天生敬畏。

  在他们朴素的价值观里,是“人骗地一天,地骗人一年”,不论是错过了播种的时间,还是偷懒省去了耕地的工夫,大地都会以公正的姿态,对他们做出惩戒。只有依历而动,勤勉耕耘,才能获得最殷实的回报。

  所谓农者,辟土殖谷。犁地、撒种、收获,就是他们全部的生活。也因此,这个以农耕闻名的古老国度,才会如此细微地感受到气候的变化,进而将天文、物候、农事如此完美地结合,创造出先进而科学的历法——二十四节气。

  在古代,人类需要一个确定的周期来记录时间。而最直观的周期,就是月亮的圆缺。所以,世界各国的古历法,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阴历,即以太阴星(月亮)的变化规律来定义时间。

  可阴历体现不出季节的变化,无法指导农耕,且由于周期的不同,无法与回归年的阳历协调。于是西方人抛弃了月亮的圆缺,转而用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创造出纯阳历的罗马历,这种历法中,“月”已经与月亮没有关系了。

  然而一向聪慧的中国人却找到了两者结合的办法——通过设置闰月,来协调朔望月与回归年的关系,设置十九年七闰法,使得直观的阴历,与冷暖可知的阳历得以完美结合。

  这种精密的计算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先辈利用土圭实测日晷,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在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中,首次见到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

  根据历法的指引,立春,是新一年农忙的引子;雨水一至,小春作物的除草与囤肥便要开始了;惊蛰时,动物苏醒,树木回春,是果木嫁接的最佳时期;春分便要着手翻犁冬闲田地,筹备种子、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进入春耕备耕……

  于是,辟土殖谷的庄稼人,不用再担心雨水不足、光照不够,按照节气的指引,即可天时地利,笑看丰收。

  如今,农业早已不再是“望天收”,天气预报、大棚等抵御天气变化的手段日益增多,先进的耕作技术、高新的农业科技,也使得产量得以旱涝保收。刚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基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世界杂交水稻的故乡湖南,更是在袁隆平和他的团队的带领下,不断刷新水稻亩产记录。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二十四节气对农事的指导作用,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正逐渐减弱。但它仍有着无可比拟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它是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见证,是中国人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所展现的,不可或缺的智慧与创造。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湖南郴州的安仁赶分社、湘西花垣县的苗族赶秋2个项目,也捆绑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旧时曾听爷爷说起春耕,他仍记得犁地时的情景,“燕子在头上飞,翻开的泥土里有股新鲜的潮味;牛在前边走,农夫们在后边举着鞭。那情景啊,叫大地回春。”

  或许现在的春耕早已不见耕牛,而是先进的机械在田垄上隆隆驶过,但一代又一代的庄稼人,仍会记得,在春耕的节气里,走上田垄,谱一曲春的格律。

    文/雁丘

    【“品读”专栏2017年第13期(总第67期)】

来源:红网

作者:雁丘

编辑:易木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7/02/15/421288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