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湘西旅游宜走集团式发展之路

来源:红网 作者:吴正锋 编辑:程赛 2014-08-04 14:06:54
时刻新闻
—分享—
  大湘西旅游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既有以秀丽独特自然风光而誉满世界的张家界,又有因深厚传统文化底蕴而被誉为2002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的龙山里耶秦代古城及秦简;既有保存完好深具明清特色的凤凰古城与洪江古城,还有具有历史教育意义的怀化芷江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和红色教育基地贺龙元帅故居桑植洪家关。与此同时,大湘西还是苗族、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集聚区,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及其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可以说大湘西旅游资源如此多姿多彩,在全国都是极其少见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大湘西旅游逐渐成为世人瞩目的旅游目的地。大湘西地区因旅游的发展而呈现新的面貌:经济得到发展,财政收入得到改观,当地老百姓的收入也得到提高。可以说,大湘西走旅游文化之路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切实可行之路,是实现大湘西脱贫致富奔小康之梦的重要途径。
  
  但是,虽说大湘西旅游有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大湘西的旅游发展与人们的期望值仍然有不少的距离。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水平来衡量,大湘西旅游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城市的建设水平还不高,景区的综合承载能力不强,人均旅游消费还较低等方面。各景区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游客的来源还较为单一,这种现象表现在境外游客来源上更为突出。特别是大湘西旅游还缺乏整体发展规划,没有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在宣传上缺乏将大湘西旅游作为一个整体向世人进行推介,譬如不少游客到了张家界,才听说凤凰古城或芷江古城,山水与文化、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缺乏有机统一。一些旅游景区环境容量与游客数量已突破专家测定的最高容量,而一些很有价值的旅游景区,譬如龙山里耶秦代古城及秦简、湘西花垣茶峒等景区基本上还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境地,长期受到冷落。这样便形成“水火”两重天的情况。
  
  而大湘西旅游没有处理好各个旅游景区的竞争与合作问题,一些地方还出现了简单重复和模仿,造成恶性竞争而两败俱伤的局面。在旅游商品上,各旅游商品种类少、档次低、特色不突出,未能开发出具有大湘西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总之,这种各自为政的做法,没有形成一个合力,不利于大湘西旅游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大湘西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与省委省政府将旅游文化发展作为推动大湘西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的要求不相适应。
  
  为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打破行政分割的条条框框,将大湘西的旅游文化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抓,建议成立大湘西旅游文化发展局,组建大湘西旅游文化集团公司,整合大湘西旅游文化资源,走集团式发展道路。必须将大湘西旅游文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宣传推介。借助张家界这一旅游名片,将整个大湘西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与神奇的张家界山水一起成套包装向外推介,推动大湘西旅游的健康和谐发展。要制定大湘西旅游总体发展规划,根据大湘西旅游资源的实际,进行合理配置,根据旅游资源的区位和特点,注意把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恰当的开发和利用,使两者高度融合,增强大湘西旅游的魅力。要搞好整个大湘西旅游景区之间的合作,各景区开发应具有自己的特色,确定与其他地区不一样的主题内容,但是这些景区之间有应该有着合作与联动的关系,在旅游线路、旅游文化表演、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要加强合作。要处理好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以自然资源为主的旅游还是以人文资源为主的旅游,都需要做到开发与保护并举,在各景区之间可以有效分流客源,削压旅游峰值,保护景区环境,改变景观单一的缺陷,使游客得到多方面的享受。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自然造型的美学欣赏,而希望能在旅游中获得大量知识性素材和思维启迪。因此,增添文化含量将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大湘西具备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历史悠久的湘西地域文化以及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风情文化同时并存,要挖掘大湘西地民族文化内涵,让游客深切感受到湘西独特的文化魅力。旅游购物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若能开发出具有大湘西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不仅能提高旅游收入,提高旅游业综合效益,而且能无形中起到宣传的作用,提高大湘西旅游的知名度,使大湘西旅游取得更大的成绩。
  
  总之,通过整合大湘西旅游资源,走集团式发展道路,就一定能够推动大湘西旅游跨越式的健康发展,为大湘西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作出更大的作用。
  
  文/吴正锋(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红网

作者:吴正锋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4/08/04/342631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