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更要“精神振兴”

来源:红网 作者:贾玉宝 编辑:唐盈 2021-05-21 16:11:49
时刻新闻
—分享—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实施乡村振兴,我们更要关注全体驻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振兴”。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为乡村全面振兴开掘“源头活水”。

端正干部“思想”,强化“精神引领”。“精神振兴”既是农民群众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驻村干部要解决的问题。一要提高政治认识。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是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全体干部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稳住心、沉下身,带领人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二要加强作风建设。驻村干部是落实乡村振兴工作“最后一公里”的执行者,必须要以严实的作风把工作做到深处、做到实处。三要加强能力建设。乡村振兴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经济政治、农林水牧、乡土文化等多方面内容,驻村干部务必要加强学习,练就“十八般武艺”,引领农民群众走上乡村振兴之路。

唤醒农民“斗志”,激活“精神内核”。逻辑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很多干部关注的是农民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经济指标的增长,这正是治标不治本的具体体现。实施乡村振兴一定要把农民的“斗志”激发出来,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建设意识与角色意识,增强他们对乡村振兴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认同感,让他们对美好生活充满信心,产生强大内生动力,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实现产业“造血”,汇聚“精神动力”。乡村振兴有产业支撑才能有“神”,驻村干部必须注重加大产业开发力度,为乡村振兴夯实经济基础,汇聚“精神动力”。首先要选对产业路子,不能“乱点鸳鸯”,要针对本地区的自然条件,结合以往产业特色,深挖潜力资源,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其次要结合市场规律,坚持市场导向,构建合理的产业发展模式机制,扩大产品营销渠道,创建地域特色品牌,打造特有拳头产品。再次要发挥文化“造血”功能,加强对乡土文化的挖掘,以非遗文化和名胜古迹为载体,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康养多种业态,让乡土文化产生经济价值,创设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的情感依托。

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不管是驻村干部还是农民群众,都要深挖思想根源,实现“精神振兴”,凝聚精气神,展现新作为,保持高昂向上的斗志和坚定不移的决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赢得乡村振兴的伟大胜利。

来源:红网

作者:贾玉宝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1/05/20/938477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