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刘解龙:奋力开创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时代 让生态产品价值真正发挥富民功能

来源:红网 作者:刘解龙 编辑:唐盈 2024-06-05 17:20:37
时刻新闻
—分享—

□刘解龙(湖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南省绿色经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每年的“六五”环境日,都是全社会全天下的人们将“共建美丽家园,促进和谐共生”的情感与期许汇聚起来、共同展望未来、相互激发热情的盛大节日。各地举办的各种活动,也让这一天具有了特别的内涵与意义。而对于我们这些钟情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人来说,聚焦“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仿佛是一次“重温誓词”,既满怀激动喜悦,也深感神圣庄严。

一、美丽中国建设进入新阶段理论与制度标志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成果,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2023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个重要讲话告诉我们,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一个新时代,一个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时代。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这一伟业来说,2024年才过去不到半年时间,可一系列重要事件彰显出这将是一个极不寻常令人期待的一年。至少有“四个第一”可以在理论上与制度上作为佐证。

一是今年《求是》杂志第一期以《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标题,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7月17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属于美丽中国建设的“新年第一篇章”,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于今年1月11日公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早于常年所说的“中央一号文件”,这个文件即《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是2月3日公布的,在时间上可称之为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这说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地位在2024年得到了进一步彰显和提升。

三是李强总理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779号令,公布《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这在我国是第一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长期以来关于生态保护补偿方面的各种困难将会逐步得到有效解决。

四是今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公开发布,这是首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中央文件,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科学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从2021年4月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到2024年3月《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的发布,4月公布《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整整三年,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进展,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由“牢固树立的理念”发展为“真实可见的财富”的重要进程。同时也正好为形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同统一提供了相应的保障机制。至此,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四梁八柱”的体制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健全。

以上四个方面,分别展现出理论指导、规划引导、利益疏导、分区管控各自的功能与特点,构建起一个完整配套彼此协同的链条体系,美丽中国建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全方位的重视与推动,完全可以相信,美丽中国建设必将迎来一个更加激动人心、尽显魅力的新时代,我国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创举,已经成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令人欣慰和向往的美好前景和正确道路。

二、赋予美丽目标更加真实厚实内涵

今年具有美丽中国建设进入“新纪元”的意义和影响,不到半年,已经有四大标志。正因为这些标志,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必将促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通过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让生态产品价值真正发挥富民功能,建设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融为一体的大美中国。

众所周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是“五位一体”的存在。在这个目标中,美丽目标的实现,既依托于生态文明建设本身,更依赖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因而是基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五位一体”,融为一体,大美中国,创造奇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个人类理想与全球目标,美丽就是为了天下共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个生命体目标和万物关系目标,美丽就是为了万物同美,应当共同遵守众生平等生态伦理。我们的美丽是大美,既是天下共美,也是万物同美。因此,坚持要素统筹和城乡融合,一体开展“美丽系列”建设工作,重点推进美丽蓝天、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山川建设,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中国新画卷。

三、在美丽中国建设中要建立生态富农的机制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说:“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还大量存在。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从内在条件看,我国一些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掣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里将“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作为“掣肘经济社会”的两个主要因素之一,说明问题存在的严重性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我们一直讲,“没有乡村振兴,就没有民族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阶段,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是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美丽中国建设,要将无农不稳的内涵融入进来。无农不稳,这个农字是“三农”之农,而不是某一个方面。乡村振兴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变迁现象,生态振兴中其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说,要“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态根基”,这个生态根基要在广大乡村构筑得更加广泛和牢固。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一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重点是脱贫攻坚,目前已完成。二是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三是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无疑将是比打赢脱贫攻坚战更加艰难也更为重要的历史任务、战略任务。如果说,生态产品的分布主要是广大乡村,那么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就应当坚持“属地原则”,确保其“乡村实现”。

没有富裕的美丽是苍白的,美丽不富裕,在乡村是无法持久的,全面建设美丽中国必须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相结合,将两个全面更加广泛深入地构建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明确了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十四五”深入攻坚,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十五五”巩固拓展,实现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十六五”整体提升,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这几个“五年计划”,都要明确规定与和美乡村、农业农村现代化紧密联系起来。

因此,让生态有价值,让绿色生金银,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成为乡村振兴中共同富裕的金山银山,千万不可成为“特权”“资本”的金山银山。我认为,应当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纳入乡村振兴的系统之中,而不能在这个乡村世代所拥有的生态产品变得有无尽价值的时候,用制度将其从乡村体系和农民主体中剥离出去,生态产品正在成为生态文明时代的“三农”的生产资料与发展要素。

一是要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的权益主体明确到基层和广大村民身上。在《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的“强化激励政策”明确要求,“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和投融资模式创新。推进生态综合补偿,深化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这两项制度和政策规定,会成为保障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不可替代的重要机制。坚持以保障自然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为基础,增值自然资本,厚植生态产品价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生态产品价值,由宏观到微观,由抽象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由组织到个体,将权益体现在共同富裕的内容之中。在农民的收入中要有真实内容,在真实内容中要有相应的比重,不可虚化,不可泛化。特别是要防止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市场化运作”中出现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

二是要将生态保护补偿的受益主体明确到基层和广大村民身上。生态保护补偿所采取的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购买生态产品和服务等多种补偿方式,要精准对接、更好满足人民差异化的美好生活需要,带动广大农村地区发挥生态优势就地就近致富、形成良性发展机制,让提供生态产品的地区和提供农产品、工业产品、服务产品的地区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相当的生活水平。

三是要倒逼、引导形成以绿色为底色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激励各地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营造各方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良好氛围,提升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仅要有体制机制上的倒逼,还要有利益上总体的倒算。所谓倒算,是指生态产品的最终价值总量,必须量化体现农民的“至上”和“中心”收益地位。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保护生态环境的利益导向机制基本形成,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明显增强。加快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着力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要将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体现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的各个方面,并且以量化或比重的制度界定“至上”与“中心”的原则与标准。决不能打着这样的幌子,喊着这样的口号,干着损害与盘剥农民利益的勾当。

四是在美丽中国建设中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关系。我们在现实中一直要面对一个看似相关性不强的问题,即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任是具有极大相关性和战略意义的。粮食的生产规模与质量,依然主要依靠大自然的土地、生态、气候等条件,在“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的关系上,这个“地”显然是包括土地、生态与气候等大自然的各个方面的相关性与影响力的。要将生态产品价值与“良田”“粮食”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有了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14亿多人口的美丽中国,就一定能够美丽得更加稳定厚实持久。

来源:红网

作者:刘解龙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840/97/1397460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