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矢志奋斗,续写湖南发展新荣光

来源:红网 作者:王燕 编辑:唐盈 2018-11-01 23:03:23
时刻新闻
—分享—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一个民族最大的资源就是文化,最打动人心的也是文化。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承、文脉延续的重要载体。自从2005年国务院第一次提出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截至2017年6月,中国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但因为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仍有很多非遗项目已经或者濒临失传。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乐于接受一些通俗简单的文娱活动,很少用心去感受拥有历史沉淀的文化遗产,很少能慢慢地、一辈子专注于做一件事情。但文化基因自来都在中华儿女中传承,尽管现今一些文化传承遇到了困难,但仍有无数人们在为之奔走努力。

  文化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祁剧,是湖南传统地方戏剧种之一,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祁剧传承人肖笑波,为推动祁剧传承,努力“将祁剧打造成一张影响力广泛的湖南名片,借由这张名片,为非遗文化传承闯出一条路”。从学戏开始,肖笑波送戏下乡已有20余年,先后演出1200余场,除了在演出中不断创新发展,将传统唱腔与现代音乐元素结合起来,还在传统文化内容保护、人才培育等方面不断探索保护方式,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传承非物质文化,在三湘四水也已越来越成为文化自觉。拿起牵动四代情缘的绣针和线,吴宁就将一种与生俱来的责任和担当化作动力,在波兰、捷克举行的“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周”活动上,作为湘绣非遗传承人的他已经是第14次站在世界的舞台,用湘绣推进湖南与五大洲的文化交流,让非遗文化走出国门,走进国际。

  见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这几年,是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实现基本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发展动能转换、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是重塑经济空间、厚植发展优势、奋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的关键时期。也不仅仅是肖笑波、吴宁等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在各个领域湖湘儿女都在矢志奋斗,在以实际行动谱写着璀璨的人生华章。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揆诸当前,改变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缩小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还清在生态环境上欠下的历史旧账……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亿万人民也都紧握着奋斗之桨,高扬起奋斗之帆,以辛勤的汗水、默默地耕耘,激荡出无往不至、无坚不摧的筑梦力量。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回望过去,在危急关头、挑战面前,中国人民从不屈服、勇于斗争,孕育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汇聚起爱国奋斗的磅礴力量。40年改革开放,40年风雨兼程,三湘四水天翻地覆慨而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不断提升。“行百里者半九十”。新时代的长征路,注定将会是又一次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站在新的历史方位,7300万湖湘儿女就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在矢志奋斗中把改革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续写湖南发展新荣光。

  文/王燕

  “民族魂 奋斗曲”红网系列评论文章:

  在民族魂、奋斗曲中傲立科技“脊梁”

  民族魂护卫中华文明薪火相传

  用奋斗凝聚民族魂书写国家未来

  擦亮民族魂英雄底色,唱响奋斗曲磅礴乐章

  做时代先锋,扬精神特质

  新的长征路上更需要挺起时代脊梁




来源:红网

作者:王燕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8/11/01/476450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