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常态下湖南发展的三量逻辑

来源:红网 作者:杨飞 编辑:夏熊飞 2015-01-17 16:55:09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徐守盛在文章中表示,近两年来的实践表明,“促进经济总量、发展质量、人均量‘三量齐升’”的发展总要求的贯彻落实,改变了过去单纯追求GDP的惯性思维,更加注重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系统,更加注重发展的以人为本,体现了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是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战略在湖南的具体化。
  
  毫无疑问,经济要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既要总量大,又要质量高,还要均量多。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就曾明确指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关键还是要看经济总量、运行质量和人均均量是否得到同步提升。促进经济总量、发展质量、人均量“三量齐升”,也由此成为了湖南的发展总要求。而今细细品读徐守盛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署名文章,湖南发展的三量逻辑已经呼之欲出。
  
  先来看“三量齐升”的基础,即提升经济总量。徐守盛在文章中明确指出,新常态下解决湖南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应继续做大经济总量。因为只有提升经济总量,才能增加崛起的“高度”,使湖南对全国发展的贡献更大。然有一点很需要我们注意,经济总量固然重要,却不能盲目追求和攀比GDP,也千万不能忽视和放松GDP,必须树立正确的GDP观,推动湖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再来看“三量齐升”的关键,即提升发展质量。事实已经证明,只有提升发展质量,才能增加湖南崛起的“硬度”,才能使赶超的基础更加牢固。没有发展质量就不会有可持续的增长速度,也不会有民生幸福的实惠,更不会有经济的提质增效升级。当前湖南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增长动力转换青黄不接等深层次问题日益显现,这也足以警醒我们要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稳中提质。
  
  至于“三量齐升”的支撑,即所谓增加人均量。只有提升人均均量,才能增加崛起的“力度”,使老百姓得到更多更好实惠。而今徐守盛明确要求从增加人均量着力,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广大群众贡献智慧和提高收入,无疑有助于把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为惠及民生的实际效果,体现到人均经济指标和老百姓幸福指数的提升上,进而增加发展的支撑力度,增高总量和质量的托底厚度。
  
  事实上,“三量齐升”就是对一个地方的总体生产力水平、核心竞争力、人民富裕程度的综合衡量和全面要求,其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更何况近两年来湖南的实践也已经足能说明,“三量齐升”已经成为了湖南建成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完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有坚持“三量齐升”,才能找到衡量湖南经济发展水平的科学标尺,才能获得破解湖南发展不足、发展不优难题的“方程式”。
  
  事实已经证明,“三量齐升”已成确保“小康湖南”实现的关键一环。而今号角已经吹响,潇湘儿女就应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机不可失的历史责任感,坚持速度与质量的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内生增长与广借外力的统一,核心带动与多点支撑的统一,想方设法做好扩总量、优质量、增均量“三篇文章”,千方百计实现经济总量、运行质量和人均均量同步提升。
  
  文/杨飞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杨飞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5/01/17/357894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