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刊登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把牢核心任务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署名文章。在文章中徐守盛表示,中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坚持不懈地推动提质增效升级,加快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水平攀升;对于湖南而言,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需要加快实施“三量齐升”的总要求。(1月15日光明网)
近年来湖南经济发展以追赶型迈入了快车道,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10位,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只是同样不容否认的是,与全国相比湖南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收入重要经济指标的人均均量并没有优势。尤其是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语境下,湖南要想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要想打造经济升级版,就一定要实现经济总量、运行质量和人均均量同步提升,也就是“三量齐升”。
扩大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总量。正如徐守盛所言,发展不足是湖南最大的省情。经济新常态下,要想解决湖南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就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继续做大经济总量。这就需要湖南继续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推动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构建并完善多点支撑产业发展格局,并积极拉长现代服务业短板,想方设法扩大经济增长点,最终提升经济总量。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运行质量。徐守盛曾明确指出,“三量齐升”关键是提升发展质量;没有发展质量,就不会有可持续的增长速度,也不会有民生幸福的实惠,更不会有经济的提质增效升级。当然,在如何提升发展质量上徐守盛也有着清晰考虑,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着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这桩桩件件都是在捞干货,必能提升运行质量。
增高托底厚度,提升人均均量。毫无疑问,做大经济总量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要缩小差距,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防止均量“被提升”。徐守盛就表示要从增加人均量着力,通过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广大群众贡献智慧和提高收入,这当然能够提升人均均量,让7200万潇湘人民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实惠。
事实上,“三量齐升”究竟如何,事实最有发言权。再来看湖南,自2013年7月“三量提升”提出后,三湘人民就已经逐渐改变了过去单纯追求GDP的惯性思维,开始更加注重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系统,更加注重发展的以人为本。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就这样推动着湖南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进入更加重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新阶段。
由此可见,“三量齐升”堪称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提升经济总量是基础,提升发展质量是关键,提升人均均量是目的。而湖南要想打造经济升级版,就一定要用好“三量齐升”这一“法宝”。若能在“三量齐升”理念指导下,湖南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扩大经济增长点,无形中也就增加了发展的支撑力度,增高总量和质量的托底厚度,促使湖南经济获得了行稳致远的巨大动力。
文/秦豫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秦豫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