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在长沙市一建设工地的古井中,10万余枚三国孙吴纪念简牍被发现,填补了三国史料的空缺,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年后,“纪念走马楼三国吴简发现二十周年长沙简帛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开幕,来自中日韩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长沙三国吴简的研究、保护和利用展开深入交流。
斗转星移,时光流转。历史的长河淹没了三国的繁华,但吴简的研究却复原了部分昔日的烟云。自吴简被发现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如今已取得了令人骄傲与欣喜的成绩。从形式来看,吴简的书法书体真草皆备,笔法丰富多样,材料卷帙浩繁;从内容来看,吴简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交通及身份制等众多领域,其历史价值与社会意义不言而喻。
具体一点的研究成果,更是灿若星河——保护整理简牍10万余枚,共出版吴简文献11卷计31册以及大量的报告、专著和论文。从人类发展的长河来看,吴简研究每迈出的一小步,对三国历史乃至中国历史的研究来说,都有着极大的现实价值。因为每一份研究的背后,都是人类对三国历史的一次渗透。
吴简的研究,虽然硕果累累,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热闹是专家学者的,而老百姓什么都没有。吴简是一块文化珍宝不假,在圈内也有很高的知名度与热议度,但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多数的老百姓对吴简以及这背后所代表的简牍文化,可谓是知之甚少。
简牍文化不应该一直“躺”在博物馆,而必须要走出来,这是传承的前提,更是发展的必须。因为,文化珍宝只有共享出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的价值。而这次中日韩三国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是为了更好地通过简牍文化来实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互通、互融。
如今,互联网已经渗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那就应该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的现实价值与作用。具体来说,推广包括吴简在内的简牍文化,湖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张家界、凤凰古城等是国际驰名的景区,当地完全可以将景区发展与文化传承结合起来,做好简牍文化的旅游推介,让简牍文化为更多的人所熟知。
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曾表示,“历史不仅是知识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且还打开了通向其他许多部分的门径,并为许多科学领域提供了材料。”诚如斯言!包括简牍文化在内的所有历史文化,所接续的,不仅仅是传承历史,更是开创未来。
因而,对于包括吴简在内的古老的文化、智慧,我们必须当好传承者与建设者,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方式,让其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让古老的文化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并为现实所用,为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文/龙敏飞
来源:红网
作者:龙敏飞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