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爸爸在哪儿》拷问媒体责任

来源:红网 作者:宋颖 编辑:夏熊飞 2014-08-12 10:22:20
时刻新闻
—分享—
  继大型娱乐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在全国掀起收视热潮后,湖南卫视再次以独特的视角,贴近底层劳苦大众生活,精心制作纪实新闻大片《爸爸在哪儿》,希望以此引发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的关注,让那些缺少家庭温暖的孩子也能感受到社会情怀。
  
  细看红网整个专题视频,的确给我以无数的心酸和极大的心灵触动,尤其是湖南永州11岁小姑娘唐格利的故事,更是让人潸然泪下。爸爸外出东莞打工三年,厚重的亲情,却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被距离狠狠地打败,年幼的唐格丽,用孱弱的肩膀和年迈的奶奶一起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而她最大的愿望,却仅仅是能拥有一辆自行车,当她见到阔别多年的爸爸时,一时竟无语凝噎。
  
  无言的沉默背后,凝结的却是那浓重的亲情,既是唐格利对父母的无声“控诉”,也是家庭亲情的无声流露,正如唐格利所说,“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无论是在什么地方,无论是天涯海角,我们也要在一起”,一语道尽留守儿童心中最大的期盼。整个专题视频,虽然案例众多,却不一而同地指向同一个问题:爸爸在哪儿?而从视频中透出的湖南卫视媒体公益心,也正是对这个“眼球经济”媒体时代的有力拷问。
  
  现实的社会中,类似唐格利这样的留守儿童大有人在,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更不容忽视。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强人意,让这些已经成为父母的长辈,被迫选择了外出打工,以诠释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而家庭父母关爱的缺失,却让这些本该拥有幸福童年生活的孩子心中形成了一片荒芜的沙漠。但是,这些困难,都让留守儿童早日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而发奋学习就成了这些孩子们唯一报答父母的方式。
  
  可是,与留守儿童承受生活之重的默默无闻形成鲜明对比,在网络信息时代“注意力”经济已经成为各大网络媒体的追求目标,各种各样的炒作和渲染层出不穷,如何制造新奇,吸引民众眼球,已经让一些媒体丧失了原本应该具有的公益道德。近期网上热炒的郭美美事件,表明一些主流媒体也在逐步沦落。在此情况下,网络媒体上娱乐节目盛行,演艺明星花边新闻充斥眼球,而关注民生、关注社会最底层相关节目却少之又少。此次湖南卫视推出的《爸爸去哪儿》,反其道而行之,用实际行动向民众释放出了作为媒体应有的社会公益责任心。
  
  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其实,类似湖南卫视这样媒体,也有一部分聚焦社会民生,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关注公益的路还有很长,而媒体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做大做强,要树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就必须敢于担当,坚守大道仁心,让全社会一起来关注社会最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给他们一个爱的希望。
  
  文/宋颖

来源:红网

作者:宋颖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4/08/12/343503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