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新型生产关系的构建促进共同富裕进程

来源:红网 作者:卿定文 易璟轩 编辑:唐盈 2024-06-12 16:24:58
时刻新闻
—分享—

□卿定文(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湘南学院研究基地研究员) 易璟轩(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并揭示其内涵、特点和本质以来,我国各级党政部门和各行各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等不断出现,新质生产力得到了快速提高。毋庸讳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提升社会生产能力的同时,对共同富裕的实现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挑战。面对这一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仍需通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尤其是分配制度等来解决。

正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给共同富裕带来的挑战。经过多年积淀,2022年中国进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良好科技基础。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以创新为重要特征的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其重要内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在创造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等的同时,无疑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行业的发展带来冲击,技术含量较低的产业和行业首先会受到影响。那些在传统产业和行业中就业,受学历和能力影响,短时间内劳动技能无法提升的就业者尤其是农民工和一部分自由职业者,工作岗位有被替代的风险。当前,由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机器人等的广泛应用,以及正在快速发展的无人驾驶技术等的出现,一方面虽然迅速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但另一方面对就业市场也形成了压力。那些依靠体力和低端技能为生的就业者,一旦失去了就业机会,就失去了收入来源,从而影响了共同富裕的早日实现。据统计,2021-2023年间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持续下降,分别为2.50、2.45、2.35,共同富裕进程稳步推进。但在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下,这一下降的比率可能发生逆转,需要引起重视。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为进一步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条件。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给实现共同富裕带来的挑战,还需要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达成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共同富裕的期盼和追求。发展实践表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科技的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是一个彼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过程。在这一互动互促的过程中,将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将加快发展,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得以快速提高。这些因素将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发展合力,以几何级数的“幂数效应”壮大经济“蛋糕”,促进经济在新的起点上持续稳定增长,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条件。100多年前马克思就论述了科技发展与财富的关系:“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取决于科学的一般水平和技术进步。”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和量子通讯、6G等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使新质生产力得到了快速推进,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总量无疑也越来越充裕,正在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丰厚的物质前提条件。

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马克思曾指出:“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面对“两个大局”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可见,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形成,这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为此,一要推进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区域间科技的均衡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新基建的投入,探索形成不同区域新质生产力均衡发展的生产关系。二要构建好促进共同富裕的分配制度体系,使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真正协调配套,真正分配好“蛋糕”,使社会财富不过分聚集于某些社会群体,避免产生“马太效应”。三要采用多种措施提升中西部劳动者的科技素质,使之掌握数字技术前沿知识与技能,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劳动队伍,缩小不同人群间的收入差距。四要进一步规范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健全共同富裕的共享机制。五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民共享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多重保障。

来源:红网

作者:卿定文 易璟轩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840/56/1399368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