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福华: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要着力产业链供应链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黄福华 编辑:唐盈 2022-04-15 10:53:54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国家级重要发展片区,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部分。域内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湖泊,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等多个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进一步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对于守护好“一江碧水”、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丽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南代表团提出的第一项全团建议就是《关于进一步支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建议》。最近,国务院出台《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持续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国家发改委支持和指导下,湘鄂两省抢抓国家支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机遇,正在共同编制《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为此,湖南省省情研究会组织参与规划编制的专家和湘鄂两省相关领域的领导,围绕“十四五”时期长江中游特别是洞庭湖区的绿色发展,就洞庭湖区高质量发展大事和湖区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守一江碧水”的重要论述和本地区实际,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现联合红网论道湖南频道联袂推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系列文章。

47ec9672-9b95-454e-976b-51dcfe8df76b_.jpg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国家级重要发展片区,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部分。湖区农业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经济示范区和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发达的农业经济、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于“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有着较好的基础,进一步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就需要着力“生产+生活+生态”产业链供应链发展。

生态产业链是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实现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将传统产业链延伸改造为“资源—产品—再循环”的新型产业链。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紧扣“生态”和“产业”两条主线,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生态经济区创造更多价值,真正建立起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产业链体系。

打造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链对统筹湖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构建长江经济带协调绿色发展大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整合利用优势资源,为打造升级大湖流域特色产业提供可行范本。大湖流域常处于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交融之处,加快构建生态化产业链将特色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培育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二是有利于建立新的江湖平衡关系,切实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洞庭湖是长江重要调蓄湖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降低污染物排放和强化生态发展,是切实“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治本之策。三是有利于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促进黄金水道更好产生黄金效益。洞庭湖区处于长江经济带“龙腰”位置,坐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独特区位,是内陆省份重要水运交汇地和通江连海的新增长极。

首先,坚持生态优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生态产业链为抓手,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积极引导湖区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岳阳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支持益阳打造全国大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实验区。持续推进长江岸线湖南段、“一湖四水”流域生态廊道建设,持续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优化调整产业链结构,加强绿色技术推广,提升生态系统汇碳能力。以此达到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工业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在内的区域生态系统整体的优化和区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优化。在工业生产领域,把先进制造业作为工业绿色转型的主战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并基于消费端和需求侧的变革要求,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化和循环化改造。建立生态型产业集群,重点培植有特色的工业产业集群,以促进生态工业的发展,通过发展生态型的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农业领域,牢固树立生态农业理念,以湖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农业发展,以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提升农业发展。扶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不断提升洞庭湖生态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重构循环型生态农业生产体系,推广生态农业、节水灌溉、绿色养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修复等绿色技术。同时,深度挖掘农业多功能性,构建“产业多元—绿色发展”联动机制,聚力绿色转型。在服务业领域,加强绿色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物流智能化共享化水平,推动绿色物流业快速发展;聚焦“生态旅游+”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推动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绿色化智能化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

其次,双碳目标引领加大生态供应链建设力度。生态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创新型环境管理方式,在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中融入生态理念,依托上下游企业间的供应关系,以核心企业为支点,通过生态化供应商管理和采购等工作,带动整个供应链持续提升生态绩效。核心企业需要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加大生态供应链建设力度,“以点带线”和“以线带面”带动供应链上相关企业持续提高生态、绿色水平。一是推进生态供应链改造。将整个供应链活动融入洞庭湖生态系统,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供应链内部需要模拟生态系统的组织形式,合理利用湖区丰富的芦苇、藜蒿及农村废弃物为原料,采取秸秆自燃方式,新建生物质发电项目,形成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机制;生态供应链发展符合洞庭湖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兼顾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区域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二是加强环洞庭湖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鼓励商贸流通企业通过特许加盟等方式整合分散经营的杂货店、小店铺。鼓励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进入农村市场。建立新型农资流通体系,引导和支持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农贸市场、配送中心建设和改造,支持乡镇商贸服务中心、社区商业中心的社区便民超市、生鲜便民店的建设。

第三,延伸产业链条加强构建生态体系。一是构建立体化的生态产业链机制。从时间上,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求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目标,统筹“一江一湖四水”流域科学发展目标明确生态服务产业链机制建设要点;从空间上,构建跨行政区域的生态服务产业链的长效投入与合作机制;从体系上,建立流域生态服务产业链的管理、合作平台,探索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水权交易、碳汇交易、生态标志产品交易等市场平台;从方式上,需推动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相结合,促进流域上中下游、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通过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共建园区等方式建立横向补偿关系。二是大力发展为生态工业和绿色农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提升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第三产业的整体水平,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消费需求为主导方向改变,推动产业升级,发展高端产业。三是打造生态经济金融支持体系。筹备设立洞庭湖银行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投资基金,吸引优质金融机构来湖区开设分支机构,降低生态类建设项目投资准入门槛和经营成本,探索推进国际金融支持生态发展项目建设模式,建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持体系。

图片1.png

【作者简介】黄福华,二级教授、博士,现任湖南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兼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现代物流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湖南省市场学会会长,长期致力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

来源:红网

作者:黄福华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2/04/15/1112329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