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李屏南:把论文写在祖国农村大地上

来源:红网 作者:李屏南 编辑:唐盈 2020-12-11 13:09:29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1.png

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希望广大理论工作者“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可以说,《振兴中的村域中国:本色访谈》一书,正是一部从农村实践中来、到农村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农村大地上”的力作。正如这部书的作者严小龙教授所言,祖国的农村大地,丰富地融汇了历史和现实的研究素材,这种研究素材坦诚地摆在了研究者的面前,就看怎样才能得到研究者的沉心、用心和会心研读。也因此,这是一本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有情怀的佳作,整书内容通俗易读、饶有趣味,既启迪思维,又耐人寻味,且至少有如下三个启示:

把论文写在祖国农村大地上,就是要眼睛向下,这样才能见微知著、发现问题。“眼睛向下”,就是把群众当先生、把自己当学生,秉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这条群众路线,在该书中被归结为“村域调查”或者微型调查与解剖麻雀式调查的方法论范畴。也是说,这是一种基于贴近调查对象的将深度观察和“质性访谈”相结合的“走心过脑”式调查,且是指围绕研究主题频繁地组成人少精干的调查组奔赴基于调查目的而选择的不同调查场域,以虚心诚恳的访谈态度获得受访者信任和贴心互动为要义,通过寻找不同的知情者并相互比对求证的途径来达到探知真事实情的目标。为此,近年来严小龙教授在寒暑假和节假日期间,将本、硕、博三个层次的学生分成若干调研组,深入各地开展村域调查,足迹遍布湖南、河南、河北、贵州、安徽、江苏、广东、陕西、广西等诸多省份、约十四个县市、三十多个调研点,行程达万里,历时近三年时间。正是因为此,该书才能够汇集诸多不同类型的生动案例,这些案例基于微观视角而见微知著,基于宏观图景而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被集中表达为:在工农互促、城乡互补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框架中,面向乡村振兴战略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怎样才能构造与之相适应且合情合理合法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基础。

把论文写在祖国农村大地上,就是要真诚互动,这样才能求诸乡野、问计于民。农村改革以来,事实上没有哪一条重大政策创新来自高层设计。这意味着,农村重大政策创新,并非只是决策层主观构想的产物,而更多的是求诸乡野、问计于民的结果。或者说,它是国家与农民妥协的产物。列宁曾说过,在一个小农占绝对优势的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执政党必须与农民达成妥协。例如,在农村改革初期,由农民发明和农民推动的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等各种农业责任制形式,这些在公社时期为政策绝对不允许的责任制形式,后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名成为国家制度。再如,由农民发明和农民推动的出租、转包、转让、入股等农地流转行为,在农村改革后的一个时期也为政策不允许,但如今以承包地“三权分置”为名得以政策化和法律化。循着这种研究路径,严小龙教授及其团队与各个调研点的村民、现任村干部、退休村干部、乡镇干部等几百人进行真诚互动交流,了解当地有关农地确权、农地流转、征地搬迁、扶贫攻坚、村域治理等相关情况,用心倾听调研对象的心声和意见建议,通过与亲历者面对面的心灵交流,既发现了许多过去所未曾发现的问题,同时也在调研中感受到农民群众智慧的力量,使学术研究“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基于此,他们归纳并总结出“个体化+确权确地不确股”“合作化+确权确地不确股”“合作化+确权确地确股”“集体化+确权不确地不确股”“集体化+确权确地确股”“集体化+确权确股不确地”等六种确权模式,从而为思考中国村域土地产权确认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式。这是一份勇气,也是一次破冰。

把论文写在祖国农村大地上,就是要实事求是,这样才能立足实际、科学论道。该书书名中的“本色访谈”,用意指如实反映和如实记录,正如作者所说,实际的情形是什么,就依照这种情形的本来样态反映和记录什么。在这个过程中,要义是尽可能地既不抬高、也不贬低,尽可能地既不渲染、也不抹杀。或者说,就是尽可能地贴近事实和逼近真实,就是尽可能地讲真话和道实情。这意味着该书暗含着一种可贵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就是致力于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社会主义方法论原则落到实处,始终警觉性地克服走个过场、流于形式、装点样子的流弊,且勇于在方法论上推陈出新。这种意含推陈出新的方法论至少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既着力传承宏观叙事的手法,又努力开创微观写实的风格;二是既进行应然性的规范研究,说明事物是怎样存在的,又开展实然性的实证研究,解读事物本来是怎样的;三是既重视基于单一学科的深入挖掘,又践行基于学科交叉的科学论道。这种科学论道的问题指向,就是怎样才能建立健全一个合理法、懂民情又清晰可辨和易于流转的土地产权体系。因为合法合情理的农村土地产权体系是“活化”农村土地资源,放活经营权的前提,唯有将这一基本问题解决好,围绕土地做“文章”的农业农村改革才能够顺利推进。对此,严小龙教授的这本书内含许多有助于科学施策的启示。

(本文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来源:红网

作者:李屏南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0/12/11/869696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