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互联网+”思维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来源:红网 作者:王串 编辑:唐盈 2020-06-18 18:03:05
时刻新闻
—分享—

摘要: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已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交往成为表达观念的重要载体,更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忽视的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以“互联网+”思维为引领,及时了解环境与对象的变化,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特点,创新工作方法,有效利用各种网络平台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互联网+”;意识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按规律办事,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教书育人、学生成长规律,是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交往成为表达观念的重要载体,更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忽视的主阵地。我们要在认识和把握各种网络平台特征、功能、作用的基础上,以“互联网+”思维有效利用各种网络平台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网络上唱响主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

一、以“互联网+”思维更新思想政治工作观念

“互联网+”已成为时代潮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推进,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特征的“互联网+”,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塑造新的生活形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多元化应用,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海量的新闻、资讯、游戏和视听产品皆即时传达、触屏可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则更加深远。大学生群体“网络化生存”现象日益普遍,在互联网空间中,青年学生善于接受新事物、传播新观念、开创新生活,对各种社会问题具有很强的敏感性,使得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着全新的教育环境与教育对象,“老办法”不能解决“新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观念更新迫在眉睫。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工作时代感和实效性”“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工作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具体指导。

以“互联网+”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彻底改变以往思想政治工作 “说教式”“灌输式”方式。要努力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做到“学网、知网、用网”。要加强对互联网和“学生网民”层次、结构、动态的研究,改进工作方式,利用和发挥现代网络技术优势,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互联网蕴含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拓宽了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可以进行交互式学习,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教育模式,这种学习方式可以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必然能够引起受教育者的极大兴趣。作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理应把握时代脉搏,具备“互联网+”思维,充分掌握网络平台的资源,了解网络平台的信息,做到资源共享和价值共享。

二、以“互联网+”思维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特点

互联网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进而多元化应用,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改变最大最深刻的是人的思维模式。把握好“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全面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是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思想引导为先。思想政治工作,重在引导,即以先进思想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影响大众,使之成为社会大众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互联网的开放性、多元化为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渗透提供了机会, 特别容易造成青年学生政治观念模糊、理想信念迷茫。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开展各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主题“微宣讲”“微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切实解决好“总开关”问题;同时,把握好“中国梦”这个时代主题,引导和激励高校师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坚持正面的舆论导向。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熟练运用“网络语言”,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到高校师生中去;要大力宣传身边的先进典型,弘扬时代正气;要加强对社会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研判引导,认真回应关切,传递正能量,壮大正面声音,回击负面声音,争取中间声音,牢牢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

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积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用网。要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各种网络平台,与青年学生进行最直接的、点对点的互动,阐释科学理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介优秀传统文化等正能量,唱响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传播有利于振奋人们斗志、增强发展信心的精神动力,使互联网成为传递积极向上信息和凝聚群众力量的平台。

(二)载体构建为重。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人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要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由平面向立体、由静态向动态、由单一向多维转变,建立起立体化、全覆盖的管理网络。

网站建设具有党建特色。要把高校网站建设成一个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平台。不仅仅是对外发布权威信息,更是师生学习交流的互动平台,开设好“理论研究” “党员之家”等专栏,办好“思想交流”“微心愿”等论坛版块,积极开展“在线调查”等网上互动活动, 征集意见、吸引讨论,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你来我往”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提升校园微博的关注度。改变校园微博停留在“网络黑板报”层面的现状,开发好微博特有的“关注、@好友、即时评论”等传播功,增加原创内容,推送时事政治动态,定期采用“微访谈”“微直播”等技术手段,积极与互动、释疑解惑,使网民在“微讨论”过程中,凝聚“微共识”,润物无声的接受正确的思想观点。

塑造亲切的微信公众号。微博是最开放的网络平台,而微信则是最亲切的网络平台,微信好友多为现实生活中个人熟悉的亲朋好友,微信“朋友圈”中没有“大V”。因此,通过“微信”平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更具亲和力。比如传统节假日,可通过“微信”平台,送上“一段祝福或一篇文章”, 或将近期政策的解读、优秀传统文化等信息,以声音、图片、视频、文字结合的形式转发到微信群里,短小生动直观,让思想沟通更加高效、更有温度。同时,完善官方微信公众号功能,关注校园热点、专注校园服务、推送校园文化,做好“指尖上的校务公开”,让师生同心协力促进各项工作。

(三)拓展传播为要。“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掌握信息传播的内在规律,才能持续吸引注意力,增强主流价值观影响力

遵循“内容为王”。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下,人们不愿意接受单纯的知识灌输,听空泛的大道理,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选择信息,而注重事实是人们思想认识的重要特征。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善于运用富于感染力、“接地气”的生活化语言,把要宣讲的政治理论、马列主义观点与具体的社会现象、生活问题以及青年学生关注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将马列思想的“大主题”转化为人们关心、讨论的新闻案例、流行话题,引导人们接受有价值的思想、有立场的观点,用行动来证实我们讲的道理符合客观实际,事理可靠可信。

坚持以人为本。互联网内容的丰富性,各种思想文化互相交流、交融和交锋,社会群体尤其是青年学生的观念意识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和多变性。为此,要学会运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新媒体技术,用跨界比对、图表模拟、3D演示等方式,解读网站留言、新闻跟帖、微信讨论、朋友圈动态等信息数据,关注需求,准确把握高校师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提供精准的个性化“微思想”“微宣传”,有针对性地解决个体思想问题。

线上线下互动。只有满足人们的情感诉求,才能让思想宣传的内容更真实、更能打动人心。比如,推进工作和开展活动,可通过网络平台征集活动创意,再根据征集的建议意见修订方案,让广大青年学生成为事件的参与者、体验者,线下将工作推进与活动开展情况放在论坛或群里,由大家点评点赞、跟帖发帖或选出优秀者予以表彰,通过网络的影响力,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

三、以“互联网+”思维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以“互联网+” 思维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对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环境和对象的新特点做全面而深入的考察,将互联网思维的某些特质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实践中,升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方式迅速转变。与当前学生主体性发展需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目标高度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重视、理解“互联网+”思维,适应、运用“互联网+”思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逐步走出对互联网的定位限于“应用技术”层面的理解,努力克服互联网技术的过度应用使得技术层面的趣味性、娱乐性、观赏性超过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科学性、理论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缺陷,通过系统化、专题化的培训教育和自我学习,深刻理解互联网思维的特质、作用和价值,掌握其应用于高等学校教育的方式,对具体的融合方式与实践有更为科学的思考;另一方面要结合各学校的实际校和学生的实际,掌握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交往方式方面的变化,提升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的理解力,同时要加强自身的调适能力,既要重视教育对象知识体系的形成与认知观念的接受,也要注重互联网思维价值观的普及与涵养的提升。

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模式与方式。纠正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上存在的被动式、简单化、形式化的弊端以及网上与网下融合上的“两层皮”的不足,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更加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心理诉求,主张教育主客体在网络上平等交流,倡导开放兼容、共建共享,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为着眼点,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教学,开辟多渠道和多样化的网络教学第二课堂,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工具,推动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有机融合,在理念、模式、方法、机制以及队伍建设进行系统化的改革与尝试。

(二)资源有效整合。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

当前,微信群、朋友圈、扫一扫、看一看、搜一搜、QQ在线聊天、视频通话、共享文件、QQ邮箱、APP应用、小程序、抖音等多种网络功能和网络形式已经融入生产生活,更是被是青年学生所接纳和认同,用以传递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思想、汇报工作、交友娱乐。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资源,多样化的平台资源,都可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用的教育资源,并将传统渠道与网络平台、以及不同网络平台中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实现不同平台间的有效链接。如对于某些开发和利用较为成熟的网络课程资源与平台、网上课堂系统等,可以直接使用,不必完全自主开发。

借助社会化的网络传播或校友推广,创设特色鲜明、参与度高、应用范围广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让更多的大学生网民主动接近、积极参与,实现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共建共享。构建大学生校园网络群体、网络组织间的联动机制,凝聚大学生网络精英团体,创建“网络精英―意见领袖―网民群体”的发散、多维、立体的网络格局;建立网上网下思想工作联动机制,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于“两课”及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推动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以重大事件为契机,以网络共议实现价值澄清,以师生间的平等开放的网络对话,交流思想、解疑释惑、启发思考,凝聚共识,烘托主旋律,激发正能量。

与网络运营商和产品开发商开展项目合作,积极开发符合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且为广大学生网民所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诸如网络新闻、网络视频、网络广告、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短信等,实现思想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寓教于乐、寓乐于教,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校园网上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三)创建“网语体系”。加强话语方式创新,善用接地气、有生气的网络语言,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话语表达网络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表达要更丰富、多样,应创造与整合有互联网思维内涵和取向的教育教学信息,根据现实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将理论术语与现实生活话语有机结合,将灌输引导过程中晦涩、抽象的术语表达简单化,用普通大众可以理解和易于接受的话语表达出来,实现由单纯抽象理论灌输向直面实际生活转变,并且切合大学生网民对信息包装、传播形式的审美要求,以大学生网民群体间通行的网络语言形式开展网络传播;同时更要对焦社会思潮传播的新特点,增强教育内容的“故事性”,找准大学生情感的共鸣点,营造平等对话交流的文化氛围,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为本”的亲和力。

“网言网语”双向互动。通过大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话语风格与表达形式,找准理论宣传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有效融入大学生网民的“交往话语”之中。网络互动是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同样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要认真研究青年学生广泛使用的网络新词汇、新句式,以及图片、短视频、表情包、微小说、标语、寓言、段子、警句、漫画、连环画、海报等网络作品,找出共同特点,运用青年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正确主张,实现平等、互动、双向沟通。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服装系)

来源:红网

作者:王串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0/06/18/741896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