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民族魂、奋斗曲中傲立科技“脊梁”

来源:红网 作者:储旭东 编辑:唐盈 2018-10-28 14:53:08
时刻新闻
—分享—

  “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近日,湖南策划推出的《民族魂 奋斗曲——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系列专题报道,将目光聚焦到了一群坚守岗位、默默无闻,却堪称国家支柱、时代脊梁的科学技术工作者身上。这群人,无一不是凭借其看似并不宽广的肩膀,挑起了知识兴国、科技强国的千钧重担。

  以微薄之力融入祖国强盛,这是伟大奉献精神的生动表达。提到中科院的于敏院士,不少人或许会感到陌生。可就是这样一位“陌生人”,却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并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被授予了中国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尽管他的名字“鲜为人知”,但其参与并发挥重要作用的“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引爆”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科技创新前进的每一小步,很多时候并不会引人注意,甚至还会“不留痕迹”,但埋头苦干中潜藏着重大机遇、细致入微里催生着无限可能。我们都应当具备这种“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气神,敢于为了伟大事业全力燃旺生命的火焰。

  以报答祖国书写留学使命,这是深沉爱国情怀的娓娓倾诉。73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从事先进材料研究30多年,为国家大飞机工程、航空武器装备、航天工业提供了多种高性能关键材料,为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做出巨大贡献。但他还有个感动国人的光辉事迹——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美完成硕士、博士、博士后学习的归国留学人员。在他看来,国家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时候送其出国,就一定要学成归来建设祖国。的确,改革开放40年里,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之所以日新月异,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一大批像黄伯云院士这样的有志之士,以求学报国为己任。今天,世界科学技术交汇融通,仍需要我们取长补短,为祖国科学技术的提升添砖加瓦。

  以敢闯敢拼抢抓时代先机,这是无悔担当奋进的精彩演绎。中车株机,约2006年起开始“领跑”世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2012年研制世界首台以超级电容为主能源的机车;今年世界首列短定子直线电机快速磁浮列车下线……这些“世界第一”背后,饱含着刘友梅院士的辛勤付出,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高铁探索先锋。站在“世界之巅”的刘友梅,总是习惯往前看、往远处看。不可否认,科技发展如同逆水行舟,需要不断地创新、实践,特别是我们领跑世界的领域,更该具备“高处不胜寒”的警醒,要能像刘院士一样,立足脚下、放眼长远,善于与己竞争、敢于自我革命,不断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这才是对岗位的珍视、对事业的热爱、对使命的担当。

  在这些科学技术领域的“时代脊梁”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敬重的高风亮节、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今天的科技工作者们,以对国家的深情、对人民的关怀、对岗位的热爱,共同凝聚了勇毅奋进的民族魂;用对奉献的执着、对专业的痴迷、对事业的担当,全力谱写了触动灵魂的奋斗曲。这更启发我们,必需咬定目标、坚定信心,努力让自力更生成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把自主创新作为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共同创造更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世界的伟大业绩。

  文/储旭东

  “民族魂 奋斗曲”红网系列评论文章:

  民族魂护卫中华文明薪火相传

  用奋斗凝聚民族魂书写国家未来

  擦亮民族魂英雄底色,唱响奋斗曲磅礴乐章

  做时代先锋,扬精神特质

  新的长征路上更需要挺起时代脊梁

  

来源:红网

作者:储旭东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8/10/28/476106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