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两会“品读”系列专栏之四
春秋管子说: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农事,这个古老的命题,历经数千年,却从未曾老过。因为它不仅是民食之源,更是社稷之基。
社乃土地之神,祭土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均曰社;稷为五谷之神,故“社稷”从字面来说乃土谷之神。据《周礼·考工记》,社稷坛于王宫之右,与王宫之左宗庙相对,前者曰土地,后者表血缘,同为国家之象征。古君主每年必祭祀,以谢天地之润育,感阴阳之调和;祈国家之兴盛,佑五谷之丰登……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固社稷之本而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历朝明主贤臣无不尽其心力,各种兴农举措亦层出不穷。
从春秋管仲到战国商鞅;从西汉兴邦到初唐立业;从北宋王安石变法到清雍正摊丁入亩……
而历史是可以抚摸的印痕,是能够照亮国家兴亡的明镜……
芙蓉国里的早春,映日荷花虽未曾绽放,金色朝晖却已尽染潇湘,一如两会的福音润泽大湖之南。
数十载,民生始终不忘;十四年,聚焦“三农”如初。总理的报告指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互促共进,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要确保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
培育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构筑“从田园到餐桌”的农业全产业链,使收益更多地留在产地、留给农民是最有效的平台;集中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急需解决的领域是关键。2015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大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发挥财政投入对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
湖南自古属楚,源于周成王封熊丽之孙熊绎为楚君,居丹阳。虽为化外之邦,但湖湘文明早远在周天子之前已是一枝独秀,遍地芳华。
约9000年前,环洞庭湖四水流域生活的先民们,在这里临水而建、伴水而生,已经以原始“稻作”为基础,形成了农耕文化的雏形。旧石器晚期,自江陵入澧阳,这里气候温湿、土质松疏具有发展规模稻作文化的自然条件。
“神农之挠木为耒,教民耕耨,民始食谷。”从陕甘南迁入澧阳的神农氏族带来了照亮人类文明的火种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将稻作文化发展到了规模农业阶段。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言土地广沃,而长江转输便易,非他省比。”凭借先进农作技术,便利的交通,明清时期两湖
丰收,则可天下粮足。
洞庭湖平原洲田肥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平湖水网湿地生态环境特征显著。有着“四通五达,莫楚若也”的优越地理位置,和地居长江大动脉中游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且湖区人民有着丰富的农作和水产养殖经验。优越的自然条件、地理优势和独具一格的人文特色为新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农业供给侧改革、特色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速发展优质稻米、特种水产、绿色蔬菜等为主体的产业,如稻虾共生、稻龟共生等。找准切入点,打造“农旅”结合、“产旅”结合、“产镇”结合等新型产业,做大做强,形成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极。
比如,政府应建立与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相匹配的考核机制,严禁多头检查和重复检查,减轻县级整合工作压力,降低项目成本。涉农资金宜“切块”或“打包”下达到县级,从源头上整合资金。
中兴将相十九湖湘的丰碑,在半个世纪的尘埃中已繁华将尽,“鱼米之乡”的美誉,或许也不再是头顶五彩斑斓的光环。
愿借一双妙手,将记得住的乡愁,于两会的蓝图里绘成一幅春江水墨,永远流淌在你我的心田。
文/刘懿波
【“品读”专栏2017年第19期(总第73期)】
相关阅读:
来源:红网
作者:刘懿波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