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难事见担当,担当需要铁肩膀。”——2月14日,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谈到了干部的担当与负责。
担当,是每个党员干部的基本素养,也是改革建设者的立身之本。对于近年经济增速保持在近10%的长沙而言,在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等诸多大任务叠加之下,就更需要大量有担当、敢负责的党员干部。
而对于担当的题中要义,长沙并不是止步于做口头文章,而是出台《关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的若干意见》,“用机制‘防护墙’为担当者担当”,也为党员干部们明确了担当的显性能量。
干部有担当,才敢于把改革扛在肩上。改革必然是一项啃“硬骨头”、摸“烫手山芋”的艰难使命。须臾之间,时代环境、百姓期待和追求目标都会让党员干部压力倍增,有些甚至会产生畏难情绪。作为一个自然人,这种精神映射实属正常,但作为要带领一方百姓前行的党员干部而言,则是思想出现松动的苗头。此时,唯有时时刻刻确立着担当这根精神支柱,夯信仰之本,固信念之根,鼓起干事者应有的胆识和气魄,从而更加笃定地把改革的千斤重担始终扛在肩上。
干部有担当,才能够把发展抓在手中。当下,对于处在“青春期”的长沙而言,跑出全国前列的发展速度,已是昨日的成功,而改革永远是追赶着明天的太阳。此刻,更需要长沙的党员干部们发挥担当之力,切实担负起推动新一轮区域发展的初心和使命。唯有通过担当来激发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才能在脚踏实地中,推进着长沙在城市经济竞逐中保持的领先身位。
干部有担当,才会把责任了然于胸。改革在概念中,是一个宏伟壮观的蓝图,而在具体执行层面,则是一个分工明确的严密体系,它把责任都细化到每个党员干部身上。就好比,在长沙这座城市的建设中,既有要破解城市病的难题,还要打造宜居城市的方案,更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方面面的事物,不分巨细,都将在党员干部上逐一体现。这时,有担当的干部矩阵队伍,才能保障责任落实的畅通,才能推进政令的执行,更能兑现于百姓的承诺。一言以蔽之,担当,就是凡事都有党员干部去做、去管、去干的“核心要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辩证地去看,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发展地方,都是利民的大事业,都需要干部的大担当。都说改革事业是党员干部的“责任田”,要在这片沃土上耕种出恩泽百姓的幸福果实,担当绝不可少。这是时不我待的使命,也是责无旁贷的选择。长沙此次出台的《意见》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容错”等机制,无疑能让众多干部甩开思想包袱,练就一双铁肩膀,在大事难事面前显现出更多的担当
文/吕涯
来源:红网
作者:吕涯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