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赵兰郁:青海新型智库建设调查与思考

来源:红网 作者:赵兰郁 编辑:程赛 2015-10-14 10:51:4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9月25日,2015年全国社科联联席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建设新型智库,服务科学发展”。今年4月以来,青海省社科联会同理论处组成三个调研组,对省直政策研究机构、省垣社科单位、省属高校的智库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如何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形成了一些思考和建议。借此机会,“智库在行动”独家专访青海省社科联规划办主任赵兰郁,听听关于青海新型智库建设调查与思考。
    
  论道湖南:请您概述下青海省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情况。
  
  赵兰郁:青海省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情况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一是四类智库机构协同发展。青海省党政智库主要由各级党政机关所属的政策研究机构和各级党校组成,如省委政研室、省政府研究室、省经济研究院、省工程咨询中心等。高校智库主要由大学单独或在其他机构、团体协助下创建的机构组成,如青海大学的三江源研究中心、青海师范大学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研究院、青海民族大学的中亚研究院、青海广播电视大学的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术指导委员会等。社科院智库主要是省社科院内设的各类研究所。民间智库主要是由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组成,如青海高源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延安精神研究会、藏族研究会等。
  
  二是保障充足的人员与经费。党政机关所属政策研究机构的人员大多为公务员身份,走行政级别,不评定职称。但省工程咨询中心属于企业化管理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研究人员可以评定职称或者考取相关资格证书,80%以上人员具有各类技术职称。研究经费一般由财政拨款或管理单位划拨,属于一事一研一拨付状态,有时还有少量的专项研究经费或课题费;省委党校和省社科院具有副高职称以上人员104名、硕士以上学历90名、享受国务院津贴5名。有相对固定的专项研究经费,省委党校每年有100万元,省社科院每年有145万元;省属四所高校具有副高职称以上人员2191名、硕士以上学历1256名、享受国务院津贴59名。研究经费主要来源于各项课题费,青海大学每年有109万元,青海师范大学每年有120万元,青海民族大学每年有200万元,青海广播电视大学每年有20万元;民间智库专职人员很少,多为兼职人员。研究经费主要借助市场获利或相关组织捐赠,数额一般很少。
  
  三是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党政机关所属政策研究机构在具体工作中,主要是以文辅政,为各级党委政府及所在部门起草文件、领导讲话等各类文稿,调查调研和决策咨询比重较小。如省委政研室每年起草各类文稿100篇,省政府研究室起草各类文稿60余篇,省工程咨询中心近五年在省级及以上公开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省委党校以校领导项目制方式对服务决策工作进行分类管理,依托9个研究中心开展决策咨询工作,并通过《攀登》、《思想理论内参》、《青海省情研究》、《青海党校研究报告等刊物和内部资料,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省社科院利用《青海研究报告》、《蓝皮书》和《青海社会科学》刊物,积极建言献策,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各高校通过提高《青海民族研究》、《学报》、《青藏高原论坛》等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学理支撑。民间智库主要通过出版《中国土族》、《青海党史》、《延风》、《青海藏族》等刊物,反映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有效调动了各自联系的专家学者参与社科研究的积极性。
  
  论道湖南:目前青海省智库建设存在了哪些突出问题?
  
  赵兰郁:总体上,青海省智库建设水平与东部甚至与相邻省份相比处于滞后状态,概括来说就是一软二弱六不足。一软是缺乏纲性规定,对智库建设的目标、任务、重点和保障措施没有准确定位和要求;二弱是整体研究水平和层次较弱,敢发声、善发声、会发声、能发声的意识较弱;六不足是人才总量不足、平台建设不足、经费投入不足、资源整合不足、评价指标不足、激励措施不足。具体表现为:
  
  发展不平衡。一是智库类型比较单一。智库机构大多是政府出资并与政府关系密切的研究机构,属于“体制内”机构,具有较强的“官本位”色彩,独立性不强;民间智库少、层次低、发育滞后。二是整体研究质量不高。许多研究成果眼界不宽、思路不宽,深度不够、前瞻性不强,实用性、针对性不强,大多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缺乏管用、可用、适用的办法,甚至是重复研究。三是研究水平参差不齐。各种类型智库之间反差较大,党政智库无论是信息来源、经费保障、研究力量、成果影响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其他智库。高校智库虽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但其研究方向仅仅局限于学术领域,对党政决策层的需求方向不完全掌握,难以形成高质量有针对性的应用成果。特别是民间智库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研究成果。四是整体研究能力相对较弱。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创新能力不强,协同攻关、配合互动少,研究方式以整理下级报送和本部门掌握的信息为主,接地气的调研少,导致研究内容以接受官方和半官方的工作任务为主,只是发挥了“幕僚”“参谋”作用,缺少公共性和民间性的色彩。
  
  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课题管理机制不科学。在课题组织上,基本上是单兵作战、自娱自乐,少有跨学科、跨研究所的强强组合,难以形成研究合力。在课题管理上,课题立项后,中期疏于管理、后期结项把关不严。研究成果大都束之高阁,影响范围非常小。二是对于研究成果的评价存在手段简单、指标单一等诸多问题,重数量、轻质量,重同行评价、轻社会和政府评价。三是成果宣传推广转化机制存在困难,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制度僵化,分配机制存在吃“大锅饭”,内部没有竞争激励机制。四是缺乏统一领导与顶层设计。在资政辅政、启迪民智、平衡分歧、举贤荐才等方面应扮演什么角色,缺乏明确的定位。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重大事项的调查研究、综合规划、方案论证、咨询建议等前期工作由职能部门全权负责,研究部门很难对科学决策产生积极影响。
  
  高素质智库人才缺乏。一是整体研究水平不高。缺乏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研究型人才资源的储备不足,特别是缺乏熟悉国家有关经济社会政策,了解国情省情,擅长应用对策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二是人才引入机制不健全。缺乏经济杠杆效应,造成智库研究人员来源较窄、层次不够高,尤其缺乏国内知名乃至国外的高层次专家。三是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对于现有智库研究人员,没有系统有效的培养机制,造成研究人员的自身研究能力不强,无论是自主研究还是为服务决策咨询的水平都有待提高。四是人才汇集机制未建立。缺乏汇集社会各界以及机关退养、退休的一大批理论素养好、实践经验丰富的同志,有时会造成研究成果专业性、理论性有余,而实用性、操作性不足。
  
  保障体系不健全。一是政府的信息公开不够,各智库之间没有信息共享的互通平台,尤其是高校、民间智库不能及时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和数据,使得智库各自为阵,造成党政智库“一支独秀”、高校智库“闭门造车”、社科院智库“一家之言”、民间智库“报国无门”的现象。二是机制不完备。缺乏纲性制度保障,也缺乏评价、考核体系。在重大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度和决策研究的关联度都不高,政府决策与智库建议之间难以形成同频共振、呼应联动的局面。三是政策咨询市场尚未形成。政府购买决策咨询的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起采纳智库优秀成果的制度保障,对有偿咨询服务不愿提供资金支持,智库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低。四是经费投入有限。没有出台针对智库建设的独立财政支持政策,经费主要靠划拨、自筹,致使由于经费问题,一些耗时长、资金需求大、涉及范围广的研究项目难以深入开展。民间智库往往是捉襟见肘,有心无力。
  
  论道湖南:您对青海省打造新型智库有何对策建议?
  
  赵兰郁:青海省打造新型智库,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第一,规划智库建设新格局。一是健全新型智库建设领导机构。成立全省新型智库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一位省委常委任组长,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政研室、教工委、党校以及省政府研究室、省社科院、教育厅、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等单位为成员单位,负责全省新型智库建设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工作。二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及时研究制定《青海省新型智库建设实施意见》、《“十三五”时期智库建设规划》和《青海省特色智库建设方案》等相关制度,推动新型智库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三是分类指导、统筹发展。根据不同类型智库的性质和特点,研究制定不同的支持管理办法。对部分官方、半官方智库去行政化,使之在深入研究和持续性研究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增强党委政府所属政策研究机构服务决策能力;发挥高校、党校、社科院学科齐全、人才密集和对外交流广泛的优势,促进其智库创新发展;采取课题引领、研究交流、社科普及、专项培训等方式,引导和培育民间智库发展。四是打造重点新型智库。结合省情实际,设立涉藏维稳、民族宗教、循环经济、一带一路、生态文明、从严治党等方面5-10个特点鲜明、结构合理、基础雄厚的重点智库,并以此为龙头示范,形成政府引导、官主民辅、相互借鉴的全省新型智库发展格局。五是加强新型智库基础能力建设。成立进出畅通、结构优化、动态管理、专兼职结合的民宗、生态、文化、经济、党建等5个特色智库咨询委员会;建立和完善智库专家库和人才库、项目库、成果库,定期举办“智库论坛”,切实增强新型智库的基础能力。
  
  第二,健全工作保障。一是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加强涉密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方式和程序,搭建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平台,拓展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和查阅场所;发挥政府网站以及网络新兴信息发布平台的作用,方便智库研究人员及时获取政府信息。二是搭建决策咨询的公共参与、公平竞争平台。探索智库参与决策咨询服务的有效途径,在关乎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通过吸纳智库人员参加听证会、座谈会、论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智库的意见和建议。三是规范服务咨询市场。建立完善党委政府购买决策咨询服务办法,吸收和采纳更科学、更有效、更可行的政策依据和政策方案,提高决策的社会效益。四是健全舆论引导机制。鼓励智库运用大众媒体等多种手段,阐释党的理论、解读公共政策、研判社会舆情、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传播主流思想价值,弘扬社会正能量。
  
  第三,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完善互动合作交流机制。鼓励部门之间相互合作、智库之间良性互动,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多行业交叉的协作局面,促进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加强与省外知名智库的交流合作,借助“外脑”开展合作项目研究。二是创新选题思路、研究方法和手段。开展智库与媒体的有效互动,在与媒体的互动中提升智库影响力,发挥智库对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理性引领作用;拓宽成果转化渠道,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载体的信息报送和传播机制,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决策报告、重要论文和有影响力的著作等,更有效地服务决策。三是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智库建设投入体系,健全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机制;加大省级社科规划项目的投入力度,增加项目数量,完善项目结构;建立健全规范高效、公开透明、监管有力的资金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和完善符合智库运行特点的经费管理制度。四是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改变以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等为单一标准评价智库成果的简单量化考核方法,完善职称评定、岗级晋升、成果转化、奖励资助等机制,将智库建设与教研人员的职称评定、岗级晋升、科研考核等结合起来,形成有利于智库发展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独立的智库成果评估制度,公开评估信息,重视对不同智库评估报告的综合分析比较,确保专家咨询的质量,形成有序竞争的智库发展环境。
  
  第四,优化人员管理。一是创新人员管理办法。借鉴国内外智库建设经验,搭建青海式“旋转门”,让高校与政府部门之间人员能够相互挂职、兼职借调、交流工作,促进智库研究人员合理流动,提高研究人员的综合能力。实行灵活的智库人才进出制度,智库成员身份在政府官员和研究者之间有序转换,智库的研究人员通过一定程序和方式成为公务员,符合相关规定的离职公务人员亦可进入智库,更好地发挥二者的身份优势和智力资源,强化智库决策研究和咨询服务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二是完善人才培养与开发机制。加强人才评价、激励工作,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吸纳省外优秀人才,完善领军型人才的扶持政策,组织省内专家学者去外地学习考察,开阔视野,激发研究人员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营造人才成长的优良环境。努力打造人才创新创业载体,搭建理论研讨、学术交流等平台,让各类智库人才有施展才能的空间。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加强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水平高、业务素质良好、进取意识强的青年智库研究骨干。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赵兰郁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5/10/14/381365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