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湖南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社会协同

来源:红网 作者:张坤 编辑:宋飞 2015-01-20 14:00:27
时刻新闻
—分享—

  “人才是第一资源,用人才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思想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展实体经济,促进信息化、工业化融合。要把人才工作抓好,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高技能人才是技术创新的探索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衔接生产和服务链条的关键环节,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能够解决工作实践中的操作性难题,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高新科技在各领域推广运用,高技能人才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习近平要求,“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湖南是人口大省,却不是人才强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必须挖掘和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必须培育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也需要培育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因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直接关系到稳定和促进就业这一民生问题,同时,也只有他们能够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以,大力加强湖南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响应党中央指示的重要体现,是缓解人口和就业结构性矛盾、提升劳动者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四个湖南”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加快实现“两型社会”目标,推进我省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任务。
  
  一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开发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湖南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将高技能人才开发工作置于重要地位,大力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精神,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成绩显著,为促进湖南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1、取得的基本成绩
  
  2014年,我省高技能人才超过100万人,较“十一五”末增加15万人,其中包括全国技术能手36名,其中5人获中华技能大奖,“湖南省技术能手”214人,“湖南省技能大师”35人,这些高技能人才为湖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1)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不断健全。近三年来,湖南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湖南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湖南省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湖南省就业技能培训补贴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2)高技能人才培育体系不断完善。全省已基本建立起面向全体劳动者、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门类的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截至2013年底,全省有技工、技师学校157所,其中高级技校和技术学院21所。此外,还拥有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0家,就业训练中心150个,年培训能力达100万人次。到2013年底,全省已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459个,开展职业资格鉴定的职业(工种)387个,年鉴定人数60万人左右。我们还在不断完善评选激励制度,每年对“湖南省技术能手”和“湖南省技能大师”进行表彰,营造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2、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我省高技能人才培育工作虽然取得了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先进省份的相关工作还存在差距。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几个国家在高技能人才培育方面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在高技能人才培育方面的投入也有严格的法律保障,比如韩国的“分担金”制度。他们还建立了十分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在人才培训过程中创新培训模式,并且十分注重技能人才的技能实训,德国的“双元制”和师傅学校、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上下一致、一专多能”等培训模式值得我们去学习,此外,这些国家的技能竞赛制度对高技能人才培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部分城市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有很多好的经验,比如香港的技能人才培训市场化运作、苏州的定向人才培养模式、上海的“高师带徒”、广东省启动“高级技工拯救行动”,深圳宝安区的高技能人才奖励政策等等做法均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我省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总量不足、技能人才结构不合理和技能人才培训经费投入不足这几个重要方面。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对高技能人才不够重视。重学历轻技能,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人才的传统观念仍比较严重,职业教育被错认为是末等教育,是青年人退而求其次的求学选择。高技能人才在工资待遇、培训机会和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也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足够重视。
  
  (2)高技能人才培养主体管理水平不高。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涉及企业、政府、职业院校等多个部门,缺乏专门的组织来整合各机构的工作和资源,高技能人才培育工作易陷入一种各自为政的状态,部门之间行动的不协调影响了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开展。
  
  (3)职业教育方面的问题。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我国教育经费长期没有达到财政收入的4%,且重点投入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长期对职业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重视不够,投入严重不足,用于技工院校教育的经费则少之又少,长期没有达到职业教育投入的1/3。职业教育师资缺乏。职业院校的待遇和工作环境都与其他院校差距很大,造成许多优秀教师外流。同时,职业院校的教师大部分理论强、实践弱,真正有能力的的师资力量极度匮乏,难以培养出一流的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不实用。很多职业院校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仍停在学历教育的方法上,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课程,课程设置也与市场脱节,难以满足人才培养和生产实践的要求。
  
  上述问题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必须抓住问题关键,着力解决。
  
  二社会协同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原理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利用政府、企业、职业院校以及个人协同推进。
  
  1、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
  
  必须遵循高技能人才个人成长的基本规律。要认识到:准确的个人定位是高技能人才成才的前提;不断追求高端知识和技能是高技能人才成才的基础;用于探索和创新是高技能人才成才的关键;对事业的专注和执着是高技能人才成才的保障。
  
  还要遵循高技能人才群体成长的基本规律。职业院校和相关机构教育是高技能人才群体成长的关键环节;企业的组织培养是高技能人才群体成长的又一重要形态;院校成长和企业成长互为补充,共同代表了高技能人才群体的规模化成长状态。
  
  更要掌握高技能人才社会成长的基本规律。高技能人才社会成才规律的核心就是社会的引导,即通过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创造适宜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学校、组织、社会环境,促进高技能人才大量涌现。
  
  2、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社会协同原理
  
  所谓的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要素或者单元,共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因此,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社会协同方面应是着眼于各利益相关者对高技能人才开发、流动和服务的衔接、适应和促进。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相互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运动的基本规律。因此,就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也不能局限于高技能人才自身来谈队伍建设,更应从相关方面通盘考虑,将高技能人才市场、政府、职业院校和个人作为一个系统来分析问题,利用利益相关者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协同推进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下图显实了高技能人才市场、政府、职业院校和个人四个主体对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协同原理。


  
  图 高技能人才社会协同开发机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在高技能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已经形成,发挥市场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是现阶段推动我省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核心。发挥政府对人才市场的监督和服务作用和对职业院校的规划和服务作用,调动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职业院校密切关注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高技能人才。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在高技能人才需求信息的提供、实训与实习条件的提供、岗位成才等方面,发挥其他主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职业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高技能人才,实现校企双赢。高技能人才本身在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要运用社会资源积极实现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推动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策略
  
  据《湖南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我省要实现2020年高技能人才140万的目标,必须动用社会各种有利因素,整合资源培养适合我省产业升级的高技能人才。
  
  1、明确高技能人才开发主体的角色定位
  
  明确市场在开发和配置高技能人才中的决定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重要批示。就高技能人才开发和配置而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就是要客观认识市场在高技能人才开发和资源配置中所处的核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按照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供求规律、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来考虑统筹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使其与其他资源要素达到最佳配置,发挥最大作用。
  
  发挥政府在服务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强调使市场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绝不能忽视政府的作用。解决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滞后性和盲目性问题,必须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针对我省高技能人才开发,政府应该发挥该项工作的主导作用,按照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通过以财、税等政策对高技能人才工作进行宏观调控与监督,以求高技能人才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高技能人才市场和教育培训体系日趋完善、人才评价和服务体系更为科学。
  
  强化职业院校和个人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高等、中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的重要依托,也是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相匹配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推动我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要充分调动公办、民办、企业办和国际化办学各主体的积极性,形成多元投入的高技能人才培育格局。个人,作为开发体系中的一个基本的市场主体,其积极性和作用的发挥状况对于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建立对接市场的高技能人才协同开发机制
  
  完善服务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开发机制。围绕我省重点领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育紧缺人才。充分调动政府、高职院校和市场形成一条主体协作链。政府根据已有经济发展数据,预测省内的技术人才需求状况,制定和推进高技能人才战略规划。高职院校作为学生技术入门的培养单位,既要遵循政府的高技能人才战略规划,又要按照市场的具体岗位技术要求培养学生。企业要与职院校合作,加强对高技能人的培养,达到校企共同成长的效果。这样多方协同,形成一个“官、学”一体,“产、学”一体,“学、用”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开发链条。
  
  开发高效科学合理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法。习总书记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推动我省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工作,也要在教育方法和培育质量方面下功夫,发展和创新高技能教育的方式方法,政府应继续实施“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国家技能资格导航计划”等政策,还要出台“校企合作促进计划”、“职业技能竞赛带动计划”。职业院校要依托重点企业,参照职业技能岗位的现实要求与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设计实施教育培育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经费投入,切实推进校企合作,实现高技能人才的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在岗培训等。
  
  建立基于市场经济的高技能人才配置机制。高技能人才市场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必须得到保障。高技能人才的市场主体必须依照市场信号做出反应。政府应该通过行政资源促成高技能人才的市场供求机制的实现,具体做法可以通过建立本省技能人才信息共享库,对我省的高技能人才供给和需求信息进行动态的监测、识别和评估为各相关部门的人才培养、配置提供参照。还要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市场的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流动,可尝试建立人才产权制度,通过价格杠杆调节高技能人才流动,通过合同契约,明确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保证人才竞争机制的公开平等。
  
  3、转变政府服务高技能人才工作的职能
  
  政府机构要把好高技能人才培育的“方向盘”,明确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育的地位和作用。必须认识到高技能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一样是我省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骨干力量。必须建立起高技能人才开发的协调机制,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统筹规划高技能人才开发的诸项工作。
  
  政府机构要做好高技能人才培育的“检测仪”,把脉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障碍。“要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对于我省高科技人才培育的现状,我们必须要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找到差距,认清问题。
  
  政府机构要激活高技能人才培育的“加速器”,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巩固与深化。我省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大力培育支撑湖南制造、湖南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政府相关部门要夯实高技能人才培育工作基础。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舆论、社会和生活环境。要建设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培育的产学研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基地和提供高技能实训和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要集成企业、院校和产业发展情况建立高技能型人才供需预测系统。
  
  文/张坤(作者单位:湖南省社科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张坤

编辑:宋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5/01/20/358092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