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日无请”与“人死饭甑开”

来源:红网 作者:聂鑫森 编辑:程赛 2014-11-20 11:15:29
时刻新闻
—分享—

(聂鑫森: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曾获庄重文文学奖、湖南文学奖、毛泽东文学奖、金盾文学奖等。写作之外,亦在多家报刊刊发国画作品,并为书籍设计插图。资料图)

  在湖南的民间俗语中,关于祝寿、庆寿方面的礼仪,有“生日无请”的说法。意思是:忌讳发请柬,让人来祝贺自已的生日。
  
  一个人何年何月何日何时降生人世,最清楚的无过于其亲属和自已,当然还有最要好的朋友。在古代,寿者每年在他临世的这一天,举行喜庆活动,谓之“做寿”。“十”或成倍增长的“二十”、“三十”……乃至“一百”,叫做“整生”、“整寿”;平常年份的寿诞,名曰“散生”、“散寿”。
  
  家庭、家族之间的成员,也包括情深意笃的友人,都会将彼此的生日牢记在心,或怕忘记则书之备查。到了某人生日这一天,便去登门祝贺,带上寿礼,然后参加寿宴。
  
  为什么“生日无请”呢?
  
  古人认为:“寿者为尊。”主动邀请别人来为自已贺寿,则显得有些妄自尊大,是一种失礼的行为。
  
  此外,亲戚朋友都心中有数,不请亦会纷至沓来。再下请柬去提醒,就有损人家的面子,造成心理上的不快。
  
  但如果寿者,德高望重,名声远播,广得佳誉,由官方或好友出面,为其庆祝寿诞,则是例外,当然可将请柬发给有关人士。
  
  “一九五三年一月七日,即农历壬辰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和中央美术学院,在文化俱乐部,为他(齐白石)九十岁诞辰,举行庆祝会。那天,参加的人很多”(张次溪《齐白石的一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文艺界、教育界各方面人士,都应邀而来,如周恩来、周扬、许麟庐、李可染、李苦禅、艾青……
  
  在关于丧事的礼仪中,湖南俗语云:“人死饭甑开,不请自已来。”
  
  意思是谁家死了人,因吊唁的、帮忙做事的人多,开的是流水席,吃饭任由自便。甚至有些人是丧家不认识的,是闻讯而至,吃饭时丧家忌讳阻止、询问,否则为无礼。
  
  当这家有了亡者,丧家会打发人去亲朋戚友家“报丧”,决不会说“请”人来吊唁之类的话。亲朋戚友来送丧礼、来慰问、来追悼、来帮忙,是一种出于礼仪和情感的自觉行为,勿需说“请”。特别是长辈故去,孝子(还有其他亲属)在民间习俗中,属于“有罪”、“有凶煞”之身,任何人的到来都是一种“恩惠”。所以在过去,孝子见了任何人都要下跪磕头,“见人矮三尺”。
  
  今天,因传媒工具地普及,家中有人逝去,在报纸上以广告形式发一个“讣告”,说明死者为谁,享寿几何,什么时间举行追悼会。这也是“发丧”的遗风。
  
  现在,中央提倡党政干部和公务员办理丧事崇简,不搞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更不能借此机会收取奠仪,确实大受欢迎。至于丧家以家庭成员为主,举行不惊扰他人的祭祀仪式,同样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温馨。
  
  本文据作者在2014年湖南省参事室(文史馆)“道德讲堂”上的发言整理。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聂鑫森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4/11/20/352674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