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键词:大湘西傩文化
那是一双满含岁月沉淀的手。
萦绕其上的每一条纹路,每一处伤痕,都宛如圈圈年轮,见证着这双手雕刻的时光印痕。
一锤一凿,是他须臾不离的珍宝。仿佛有了它们,便有了气定神闲的底气,能在阳光慵懒的午后,在烛光缥缈的深夜,悠然打磨这已传承千年的巫傩化身。
一壶清酒,一桌刨花。向前流淌的时间静默无声。
斧头、锤子、方凿、圆凿,翩跹的指尖下,那块上好的桐木已然成了一副凶神恶煞、面目狰狞的巫傩面具,让人心生恐惧,又忍不住靠近。
但傩面师的工作仍未结束,细心的雕琢之后,是着色、开光等等工序。巫傩面具对湘西人有着难以言说的意义,它是神灵的凭依之物,是神祇的具象。因此,一副巫傩面具的背后,往往凝聚着傩面师数天的心血。
湘西自古以来便是汉苗土三族混居之地,由于这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闭塞古朴的湘西人便把各种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归因于鬼神之说。他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神,只是神不能直接与凡人沟通,于是巫和傩这样的“人神中介”就诞生了。然而神选择代言人,须有信物证明,巫傩面具,便是这样的信物。
“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外形奇特的傩面具,是巫傩文化中傩祭、傩仪中使用的道具,是原始的图腾再现和去灾纳祥的吉祥象征。戴上面具,便能上天入地与鬼神沟通、驱鬼逐役,能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据史料记载,湘西是巫傩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屈原的《楚辞》也表明,他在被流放沅湘时,溯沅水经沅陵、辰溪到溆浦一带,亲眼目睹了民间的巫傩文化,创作了《九歌》《山鬼》等名作。先秦之时,湘西就已经盛行巫傩文化。后世《楚辞》的注释者们都充分肯定了这一点。如《旧唐书·刘禹锡传》载:“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朱熹《楚辞集注》(卷二)称:“昔楚南鄙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
随着时间的发展,巫傩祭祀文化逐渐演变成傩艺术,即傩戏。
“咚咚推”是湘西巫傩文化中最久负盛名的傩戏,是当地人民祈雨一种古老巫术。开傩场子的第一道程式是请出傩戏面具,将它们一一靠墙摆放,并十分恭敬地摆上傩公傩母雕像(侗族神话中的人类先祖“姜郎”“姜妹”),然后再呈上香炉、供品。
主事者带着舞者烧纸上香,然后一字排开,对香案作揖,礼毕,他独自上前一步,双手合一,闭着双眼躬身念咒请傩神到场。
锣鼓声起,闹起场子了。《跳土地》是开场节目。“我是土地,天上土地、地上土地、桥头土地、桥尾土地……十二土地都是我。”土地神在锣鼓声中边念白边跳边舞。演员穿着长衫戴着面具,跳着十分夸张的动作。在农耕社会里,土地神是诸神仙之中凡人最为亲近的神,不论村头寨尾、山坳凉亭,都设有石板砌就的土地坛。在土地神唱念过程中,一旁有人高声请求土地神保佑,土地神则高声一一允诺。喊的人虔诚,应的神也爽快。不管神的允诺灵不灵,仅凭这一点就能给人安慰。
如今在湘西各村寨,仍流行着过鬼节、做道场、贡土地、跳大神、祭跳香、收魂、收黑等民间习俗和巫术,而滚刺床、过火槽、上刀梯、踩火犁、吃火木炭等傩技也盛行此间。新晃侗族自治县的傩戏“咚咚推”是巫傩文化的早期产物,被专家一致认定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怀化沅陵县是著名的巫傩之乡,现存傩殿1200多个;而有300多年历史、富有宗教色彩的沅陵“辰州傩戏”也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种远古的祭祀活动,如今仍在这片古朴神秘的山水之地上演,不过它的意义,早已由祭祀演变成艺术。当一锤一凿严谨雕刻的巫傩面具,在身着华丽舞服的舞者脸上随着节拍起舞,我不能不由衷感叹,这就是穿越千年的时光里,那个依旧神秘古朴的湘西。
文/雁丘
【论道湖南频道《品读》专栏,每期立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等领域话题,文艺化解读时事热点,打捞新闻背后的人文密码。本文为2016年第46期】
往期回顾:“大湖之南 文化寻综”系列特辑
来源:红网
作者:雁丘
编辑:易木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