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走好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来源:红网 作者:徐方 编辑:陈晓丹 2025-03-31 11:19:59
时刻新闻
—分享—

□徐方(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新形势下,坚持文化特色与产业特色相结合,走好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是当今与未来造就区域经济与文化繁荣的重要途径。国内外文化与产业发展相统一的成功经验表明,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灵魂,需要我们在经济社会实践中把文化特色与产业特色科学融合、精心提炼,充分利用区位文化优势,培植适应市场与自身发展的区域产业。以文赋能,以文兴业,走“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不断提升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文化兴”中实现“产业旺”。

岳阳作为中南地区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2023年总产值达到1610亿元,占全省石化产业产值60%。然而,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石化产业面临“减油增化”转型压力,同时亟待通过文化与产业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岳阳已提出打造“1+3+X”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将“绿色高端化工新材料”作为核心方向,但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仍存在显著短板。

注重区域文化内涵提炼。发达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无一不是以区域“文化+产业”催生本地区域经济的裂变腾飞。然而,有些地方仍习惯于用传统思维推动经济产业发展,有的甚至急功近利,弃自身良好的区域文化与产业资源不用,眼里总是盯着其他区域的大产业、大项目,忽略自身区域文化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导致缺乏市场竞争力。从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一个地方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绝非是单纯主体的经济运行,而是有良好的人文支撑。任何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素质,同时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土壤中孕育出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特色,繁衍出本区域的特色产业并得以迅速发展。我国有5000年的灿烂文明,每个区域都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宝藏。用开放的思维和前瞻性眼光,寻求区域“文化+产业”的精准培植,决定着“文化+产业”是否得到有效利用与充分发挥,也决定该区域经济的兴旺与发达。如何挖掘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把自身区域的“文化宝藏”为当代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如何将文化宝藏的内涵与区域产业有机结合?需要我们根据区域社会发展的状况努力寻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应抓住机遇,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弘扬区域独特的文化优势,努力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找准区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和“金钥匙”,使之成为适应城乡区域发展的立足点,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找准文化与产业融合的结合点。过去一些地方实施“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挖掘和利用当地文化资源,以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和优惠政策来吸引国内外投资商,为区域创造良好的人文特色、产业特色,并造就经济社会的繁荣。新形势下,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地域人文特色符号做品牌,繁衍一批具有区域特色与品牌个性的产业,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要挖掘区域文化资源,培植与铸造区域产业特色,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动力,努力寻找关联产业或支柱产业,并且开发利用、做大做强。一方面走开发利用与保护一体化之路,不断开发利用区域特色文化符号,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全面提高全民思想意识与行为道德,促进区域文化繁荣;另一方面,要站在市场竞争的前沿去缜密、理性谋划,以创新的思维,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提炼本区域文化精华,厚植与发展适应市场又引导区域经济大发展的实体产业,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独具特色的品牌,提升区域产业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各区域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

提升文化与科技创新功能。将区域文化与产业有机结合,必须以区域文化为符号,以科技创新为着力点,将本地文化融入产业大发展之中。注重区域支柱产业的要素开发,强化区域产业内外创新功能与研究开发能力的提升,创新产品品质内涵,不断提高品牌经营管理要素及产品的市场推广,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与文化品位。同时强化产业创意设计,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进产品文化宣传与交流,大力加强品牌建设,拓展国内外市场,增强区域产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强化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责任担当。区域地方政府与相关部门应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改革措施,以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心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要认真研究区域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方针、政策,订立具体行动方案,提升区域的“软”“硬”实力;要着力改善自身区域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为文化繁荣与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要组织相关专家和学者,立足区域文化内涵和产业特色,找准文化与产业紧密联系、融合发展的切入点;要切实强化各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与创新能力,强化“文化+产业”并重发展思维,以创新为引领,以区域文化特色为载体,着力培植适应区域产业发展与符合市场竞争要求的主导产业、特色品牌;要让区域文化充分服务于区域产业特色,带动区域支柱产业和创新型产业快速发展;要大力引进人才,出台相关激励政策,让创新型人才有用武之地;要在区域文化特色与产业特色充分利用和培植上下猛药、出实招,实行责任到位、任务到人;要围绕区域文化和产业相融合的项目大力招商引资,开展互联网+金融模式,开辟新型合法的融资渠道,盘活存量,激发增量,寻找与区域文化发展相统一、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上下游创新型项目落地,在区域内形成项目产业化和特色产业链,增强文化品牌与产业品牌的竞争力;要以创新区域文化为载体,进行科学系统化运作,着力培植适应市场要求的特色产业、特色品牌,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是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力军。企业不仅是文化传承的推动者,更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在政府牵引下,通过有效的企业策划,不仅可以促进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动“文化+产业”的复兴与繁荣。在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中,企业要努力做好品牌文化的重塑与创新。要重塑并创新品牌价值,不仅引导消费者注重产品的功能性和价格,更注重品牌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故事;在推动文化复兴时,注重品牌文化的创新与传承,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要挖掘与传承企业历史文化,结合现代科技与创新进行产品开发,形成鲜明的产业特色,最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要在政府的引导下,与社会各界形成合力,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创新产品与市场拓展等措施,不断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赋能,为区域经济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与市场价值。

来源:红网

作者:徐方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947/75/1483041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