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时代改革关键词④:建设美丽中国

来源:红网 作者:汤建军 邓俊颖 编辑:陈晓丹 2025-01-21 12:28:5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已经证明这样一条规律性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了深入探寻和生动解读这条崭新的必由之路,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院长(副主任)汤建军研究员带领团队精心创作《新时代改革关键词》一书,并于2024年12月由宁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红网特选编该书12个关键词的精彩部分,分12期连载,以飨读者。

4.邓俊颖.png

邓俊颖,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汤建军 邓俊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加强对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和建设,有力推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让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全面实现自然财富、生态财富、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同步增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强调,必须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共有的理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蕴含着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追求,这既是对国内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全球生态问题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的积极回应。它既是理念,更是实践指南,指引我们走向绿色、和谐、可持续的未来。

4.1.png

2016年3月19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春色如锦。(湖南图片库/供图)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根本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据统计,2023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5.5%,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Ⅰ类至Ⅲ类)断面比例为89.4%。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一定能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一条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

【知识点链接】

高品质生态环境

高品质生态环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不仅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肥沃的土地等基本要素,而且包括生物多样、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高品质生态环境。高品质生态环境对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如清新的空气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清澈的水和肥沃的土地提供丰富的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此外,高品质生态环境还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推动经济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来源:红网

作者:汤建军 邓俊颖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945/65/1464618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