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益性视域下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红网 作者:熊宇杰 编辑:陈晓丹 2024-08-19 17:57:52
时刻新闻
—分享—

□熊宇杰[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发展改革办公室主任、长沙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24CSSKKT48)研究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公立医院是国家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利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依法设立并领导的规模较大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其表现形式是事业单位法人。公立医院具有公益性、灵活性、专业化、民主化、法治化等主要特点。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必须吃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抓住关键、明确路径、强化保障。

一、以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以公益性为导向,就必须坚守公立医院作为“人民医院”的初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在公立医院改革新进程中,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全面执行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领导体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牛鼻子”。公立医院领导体制是指公立医院作为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组织系统时,其领导班子的组成、结构、权责约定以及进行决策、指挥、监督等领导活动的体系,包括领导班子作为整体向外发挥作用部分和向内进一步细分部分以及总体伦理。我国公立医院领导体制的改革历经了“分步探索”“同步探索”及“新时期成熟定型与丰富发展”三个阶段。改革的主要经验有:党的领导是公立医院坚持和发展公益性的根本保证;领导制度委员会制与首长制协调融合是公立医院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等关系的有效机制;领导方式法治和德治结合是公立医院内部治理的管用办法;强化领导活动监督是公立医院健康发展的可靠手段;领导体制改革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我国公立医院领导体制积累了“五象”问题,即党政主要领导不和怪象、法人治理结构不清晰现象、领导集体合力不强迹象、民主管理不健全险象、行政程序不合规乱象。“五象”问题的病根在于党政领导权力配置失衡、生搬硬套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领导班子素质结构互补互动性较差、党的建设滞后、职业伦理建设缓慢等。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在剖析我国公立医院领导体制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党委领导、院长负责、专家治院、民主管理、依法治院”的改革对策,关键措施为合理配置公立医院党政领导权、创新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公立医院领导班子素质结构、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加强公立医院的法治建设,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面、系统、整体落实党的领导。

二、以中西医协同探索和创新高质量发展

以公益性为导向,就必须坚定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追求。公立医院的使用价值就在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其价值表现为医院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关系总和,简言之医院价值直接体现在医患关系中。“看病难、看病贵”是民生痛点,是医患关系中的病灶,即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靶向。中医药作为祖国医学,有数千年发展史,同近代以来兴起的西医学并存于我国医疗体系中。在公立医院改革新进程中,必须推进中西医协同。

中西医并重是新时代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重要方针。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集中体现为在实践中推进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升级以及由此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健康获得感。近年来,在应对系列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中,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展现了突出的健康守护作用。其成功实践为构建高效医疗卫生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努力方向。因此,中西医协同不仅是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挑战的有效手段,更是推动新时代医疗卫生体系高效运作、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抓手。中西医协同,就形式而言,是将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结合用于同一患者疾病治疗,以取得确切疗效、更佳疗效的过程;就内容而言,不是简单加和,而是乘积效应,是物理混合后的化学反应,关键在疗效,核心是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本质是医学创新。

中西协同在满足人民健康需求上存在巨大潜力,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航道,为深化医改、惠及民生提供路径。推进中西医协同工作取得实效,需在政策供给、机制建设、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全面突破,巩固现有优势、提升整体效能,进而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赋能健康中国建设。在完善政策供给方面,应加强对中西医协同的引导,合理配置中西医协同资源,推进中西医协同医保改革。在推进机制建设方面,应探索多层次中西医协同运行模式,搭建多学科中西医协同诊疗团队,推行多方位中西医协同发展举措。在加大技术创新方面,应激发中西医协同医学研究创新活力,推动中西医协同临床医疗水平提升,加速中西医协同新质生产力培育。

三、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公益性为导向,就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运行和治理。在公立医院改革新进程中,必须进一步健全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过程中提出的改革任务,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主要从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医院治理体系和加强医院党的建设等三个方面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其主要目标表述为“基本形成”“基本建立”。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公立医院改革,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被再次明确,并作“深化”要求。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从纵向来看,医院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必须体现“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精神,内部制度不能违背法律法规、不能违反政策规定;从横向来看,应体现分级分类,鼓励探索创新,精准匹配、精准施策、精准施治。

从“怎么看”来说,要在规范化过程中完善法制,出台内部规章首先要避免“土政策”不对卯榫,同时要防止上下一般粗,杜绝层层加码的内卷并克服牛栏关猫的躺平。在精细化过程中培育特色,囫囵吞枣导致消化不良,照抄照办造成水土不服,“最后一公里”实际就是精细,也就是实事求是。在科学化过程中增强实效,制度不能挂在墙上、躺在册中,而应该映入脑海、写进心坎、融入经常。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任务式作秀式建章立制是短视行为,长期来看百害而无一利。

从“怎么办”来谈,这轮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进一步”,应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大局中的微言大义,是放眼全局谋一域、立足长远谋此时。因此,要贯通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领导班子及成员年度考核、任期考核,用考核增强领导班子的压力和担当;要联动政治待遇(如干部选拔任用)、名誉待遇(如职称晋升、人才推荐)和经济待遇(如工资福利),用待遇转变干部职工的理念和行为,良法善治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总之,公立医院改革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调动改革主体积极性、落实改革主体责任至关重要,绝不能冷热不均、剃头挑子一头热。必须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深化专业行业事业职业规律认识,统合统筹,以制度的确定性确保以公益性为导向的改革目标实现。

来源:红网

作者:熊宇杰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842/53/1419159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