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文敬 思维
经常性思想工作是针对所属人员各种现实思想问题随时随地进行的教育疏导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和补充。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对于巩固提高团队战斗力、确保单位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实效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经常性思想工作讲求前瞻性,要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实效,就必须摸清情况,防患未然
一花一春天,一人一世界。人员思想千变万化,波动性大。作为领导干部和骨干,不仅要善于发现单位出现的苗头问题,更要积累经验,把握规律,及时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著名的海恩法则告诉我们,平时精心,关键时才能放心;平时周全,关键时才能安全。要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实效,就必须未雨绸缪,时时精心,把人员的各种现实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如何有预见性地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首先要摸清实情。要通过侧面了解、日常观察等途径,详细掌握人员的真实情况,比如家庭背景、身体状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只有心中有数,才能手中有招。其次要及早预测。人员思想是动态发展的,总是随着社会、单位的环境和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还受到家庭的影响。这种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比如:当国内外形势发生急剧变化时、当国家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时、当个人成长进步遇到挫折时、当家庭和生活碰到困难时、当内外关系产生突出矛盾时等等,每当遇到这些情况时,人员思想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必须科学预测,及早防范。再次要细心观察。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的面部表情,是思想变化的晴雨表、心理状态的显示器。其思想的波动变化,都会从言行中表露出来,主要做到“五看”,即学习看态度、工作看干劲、娱乐看情绪、消费看档次、交往看对象。总之,通过亲知、真知、深知,掌握人员的真实情况,号准思想脉搏,就能科学预见思想问题苗头,小中见大,见微知著,使经常性思想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防患未然。
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经常性思想工作讲求群众性,要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实效,就必须发动群众,共同参与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这一精辟论述告诉我们,做任何一项工作,只有把干部、骨干和群众的力量都调动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必须走群众路线,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形成坚实的群众基础。一方面,思想工作骨干是广大群众中的一员,依靠思想工作骨干就是依靠群众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思想工作骨干是联系群众、发动群众,形成做经常性思想工作群众基础的联结点。思想工作骨干属于群众中比较先进的一个层面,依靠他们开展工作,可以更好地把群众宣传组织起来,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此,一要健全网络,建立一支以干部为主体,以共产党员、先进典型为骨干的思想工作网络,做到人员、任务、制度、责任“四明确”。二要搞好培训,按照“精通本职的、掌握共同的、了解相关的”的要求,采取集中办班、以会代训、难题会诊、个别帮带等形式,帮助其掌握做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方法要求,提高能力素质。三要群策群力,善于调动每名群众的积极性,善于借助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善于利用网络、微信等现代传媒手段,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形成经常性思想工作“人人做、做人人”的良好氛围,真正构建起人人心中有职责、项项工作有人管、时时处处有预防、群策群力有活力的生动格局。
三、“一句话使人哈哈笑,一句话使人蹦蹦跳”——经常性思想工作讲求艺术性,要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实效,就必须融情入理,对症下药
据调查,部分干部做经常性思想工作主要是“三板斧”(训、压、帮),即人员闹了情绪一训了之,出了“刺头”一压了之,有了困难给点钱物一“帮”了之。其实,经常性思想工作是讲究艺术性的。首先要注重因材施教。经常性思想工作必须重视所属人员在思想觉悟、文化水平、生活阅历和能力素质上的差异,做到因势利导,对症下药。比如,对有的人可以采取心平气和、和风细雨的谈话方式和温和婉转的批评方式;对有的人可以开诚布公,坦率直言,诱导启发;对有的人可以循序渐进,指明利害,把理说透;对有的人可以给予更多耐心关爱,允许反复,不给他们造成过多心理压力等等。只有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人而异地讲道理,做工作,才可能最大程度地被对象所接受。其次要做到融情入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做思想工作的过程就是领导和骨干与所属人员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本着对所属人员成长进步负责的态度,多关心他们的困惑,多体察他们的痛痒,多做暖心聚心的工作,既要旗帜鲜明地讲道理,更要设身处地解扣子、办实事,使之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再次要注意时机得当。说理时机选择合理,经常性思想工作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懊丧、郁闷等消极心理,可采用“热处理”,做到随机而发;对于喜悦、愤怒等激奋心境,可采取“冷处理”,做到引而不发等等。要提高经常性思想工作的艺术性,就必须认真学习,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只有具备丰富的哲学、政治、历史、人文、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在经常性思想工作中信手拈来、游刃有余,激发起心灵共鸣的火花,使经常性思想工作真正达到入情、入脑、入心的效果。
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经常性思想工作讲求示范性,要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实效,就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既靠真理的力量,更靠人格的魅力。领导干部尤其是政治干部,担负着教育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重大责任。经常性思想工作是否坚强有力,自身形象至关重要。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反映其在群众心目中的位置,影响做工作的效果。尤其是在对待利益分配、进退得失的关键问题上,领导干部更要注重身教,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因为群众不光听你是怎么说的,更要看你是怎么做的,对身边人是怎么要求的。要想教育好群众,首先得教育好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人、说服人、感染人。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群众对干部总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的。”因此,领导干部和骨干要时时处处为大家做出样子,平时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能冲得上去,只有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才能使经常性思想工作产生情感共鸣。否则,尽管你满腹经纶,能说会道,群众也不会买账,就会出现“当面你说,背后说你”,不但个人没威信,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既是优良传统,又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既是聚合思想工作者人格力量的需要,又是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实效之必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领导干部,必须严于律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既“立言”,又“立行”,时时、处处、事事用自己的模范行动给群众做样子,将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形成巨大的说服力、感染力、号召力、凝聚力,振奋人心,不断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作者系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干部)
来源:红网
作者:翟文敬 思维
编辑:颜新武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