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时代高校“党团班寝”矩阵式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来源:红网 作者:戴虹波 编辑:陈晓丹 2024-08-16 16:18:49
时刻新闻
—分享—

□戴虹波(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三全育人”工作格局要求我们要在新形势、新理念、新背景下构建出更具实践价值的“协同育人”机制。而“党团班寝”矩阵式结构具有覆盖面广、原动力强、实用性高等优势,在高校教学活动、组织管理、日常行政等领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将“党团班寝”矩阵式结构应用于高校育人建设中,有利于拓展高校立德树人路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富有实用性的协同育人机制,将有效填补现行育人机制下的漏洞,拓宽现行育人机制的外延,提高现行育人机制的内涵,立足于当下,着眼于未来,创造性地贯彻国家育人政策方针。

一、新时代高校育人机制的现状审视

(一)高校学科课程独善其身,缺乏协同育人理念

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发展目标,仅仅依靠专门的思政课堂是行不通的,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应渗透到各专业所有科目中,让育人理念平常化、大众化、简单化。而纵观现实高校课程,我们不难发现各类课程之间协同不足,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忽视课程中的价值引领这一课程目标,认为只需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都不甚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壁垒分明,缺乏互动和协同,各类课程不知该如何挖掘与运用思政元素,对于育人问题退避三舍、绕路而行。

(二)高校部门院系有己无他,缺少协同育人机制

一是部门不注重高校育人建设。诚然,高校育人工作应当以教师课堂为主,但同时,我们不可以忽略学校保卫处,行政部门,甚至后勤部门也可以发挥着具有补充价值的育人作用。但反观如今高校的育人工作,我们不难发现部分部门只重视部门内部的工作,忽视育人工作。比如保卫处日常事务性工作繁多,把全部的工作重心放到了维护学校内部治安秩序,加强公共场所和外事活动的治安管理,没有精力去规划高校内部如何系统开展协同育人这项工作;教务处可能存在过于重视学生学业发展而忽视学生的思想品质等方面的发展的现象;后勤中心等部门更是缺乏协同育人意识,仅仅致力于完成各自部门的工作任务,甚至没有把协同育人理念当成一项部门职责。这些现象导致各部门对自身职能定位有一定的偏差,难以开展各部门相互协同的育人工作。二是各二级学院交流联系不密切。各二级学院之间各行其是,只注重学院自身特色专业发展,只考虑如何提高学院专业课程的考评率,很少主动联系其他兄弟学院探讨如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如何建立健全协同育人的教育机制。各二级学院从上至下始终是以专业课程教育为主甚至占据全部,并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效果并不明显。

(三)高校育人形式单一刻板,缺乏协同育人思维

一是育人形式较为传统。当前,高校课程主要围绕线下课堂展开,形式上较为单一刻板,学习氛围较为严肃,对于部分学生而言,不能充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偶尔会触发学生抵制学习的心理,从而导致育人效果不佳。基于此,我们应当着力探索出一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氛围轻松的育人发展之路,致力于让学生自觉喜欢上理论教学。而通过网络育人协同线下课堂便是这条创新发展之路,课堂与网络相协同,是扩大育人覆盖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必然要求;是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阵地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二是教师重理论,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取得成功的关键,高校育人工作建设同样如此。但实际上,高校育人工作主要通过理论授课的形式展开,理论传授要远远多于社会实践,二者时常处于断崖式的不均衡比例之中。育人主体很少把理论成果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检验,这些问题导致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脱节,学生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多只是单纯的内化于心,却未曾外化于行,社会实践课程无法强化理论教育效果,难以发挥协同育人的真正作用。

二、新时代高校“党团班寝”矩阵式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新时代要求高校育人机制不仅仅依靠单一育人主体,而是要引领高校组织中所有有利于育人工作发展的因素,形成多个育人主体相互联动配合,协同育人发展的新格局。依据对现状的审视,我校创新性提出了高校“党团班寝”矩阵式协同育人机制。具体为:

(一)构建高校“党团班寝”联动共育协同机制,形成协同育人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一是高校党委引领思政教育。在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完善上,高校党委在宏观把握和顶层设计上承担政治责任,掌握该机制建设的方向与宗旨。高校党委应始终清楚明白并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切实加强对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全面领导,进一步落实责任主体,结合实际健全育人工作机制。具体来说,学校党委应集中组织高校教师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落实教师为育人主体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上的精准把控,只有教师自身具备充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贯彻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运用“党团班寝”矩阵式结构联动育人。针对高校部门只重视部门内工作,而忽视育人工作的现状,学校党委应制定并落实相关责任制度,明晰部门作为高校组织管理的重要一环,也应肩负起育人工作,并将育人建设作为部门年度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切实督促部门参与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来,发挥多方联动育人的作用。同时,各院系中党支部、团支部、班集体、寝室应加强沟通和联系,以点连线,以线带面,以党建带团建,团建促班建,班建助寝建,一环扣一环,层层下沉,加强学院之间不同专业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集体、寝室之间思政的交流学习,加强学院之间教师、行政人员之间对于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探索,以便更好实施推动协同育人机制的落实,从而形成强大的协同育人合力。

(二)构建高校“党团班寝”创新实践育人机制,保证协同机制行稳致远

事物的发展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律,同时也应与时俱进,不可循规蹈矩。一是创新协同育人形式。高校育人形式不应单一刻板,不应仅局限于课堂,更要走出课堂,借助更多有趣、新颖的形式开展育人工作。我们应发挥党支部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核心作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组织生活会等活动形式进行知识抢答、自由讨论从而推动育人工作全面发展,也可以利用“学习强国”,“红星云”等网络平台,让学生在线上获取更形象化、立体化的思政知识。团支部与广大青年学生保持着最直接、最广泛的联系,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助手。我们可以通过团组织生活会、主题团日、团支部知识竞赛等气氛轻松的活动开展育人工作,让同学们通过朗诵、唱歌、表演节目等形式获得巩固学习成果。班级是组成学校的最基本单位。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趣味教育活动、主题辩论赛、演讲赛等多彩丰富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有趣的竞赛活动中去感悟思想政治的魅力。宿舍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之间联系最密切、交流最频繁的重要场所。我们可以通过寝室茶话会、寝室安全知识大赛、多寝室联合沙龙等创新形式,营造轻松的交流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究思政学习,并交流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二是注重实践的重要作用。通过“党团班寝”矩阵式结构,推动实践育人机制的发展。理论联系实践是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关键一步。党支部可以通过组织外出游学活动,集中参观红色革命景点和党史博物馆,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自发地感悟理论内涵,达到实践促进理论认知的过程。团支部可以通过开展团员义务实践劳动,让广大团员在劳动中设身处地地领悟劳动教育。班集体可以组织班级团建,让学生去农村展开实地探索,帮助农民利用线上平台销售农产品等活动,提高当代大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寝室可以通过寝室文化节等实践动手活动,让学生自由装扮寝室,展现具有寝室文化的积极一面,在实践中感悟理论。

(三)构建科学高效的质量评价机制,确保协同育人机制运行有效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而德育成效的高低是衡量高校贯彻落实这一根本任务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因此,在“党团班寝”矩阵式协同育人机制实施中,其效果体现绝不仅以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作为评价尺度。质量评价机制的构建,旨在以对学生的德育效果作为评价育人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必须革除传统的唯知识论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把对学生培养的德育成效作为评价机制的基准。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中制定符合高校自身育人工作的质量评价机制,需要对学校自身的发展实力、教学资源以及学校发展侧重点进行综合分析,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综合考量学校发展需求以及自身能够提供的发展力量制定差异化的评价标准。其次,在坚持立德树人理念的基础上,不同专业课对课程思政育人程度不尽相同,必须尊重专业课的专业特性,考察不同专业课的知识体系融入“育人元素”的程度,以此作为基本判断育人成效。最后,不同教师和不同部门的工作类型和重心不一样,有的教师和部门重心在于学术研究或者财务管理上,而有的教师和部门根本任务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不同类型的教师和部门不能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考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恰当的质量评价标准。

三、新时代高校“党团班寝”矩阵式协同育人机制的成证

(一)“党团班寝”矩阵式结构实现了高校思政育人现代化的途径

借助“党团班寝”矩阵式结构协同高校党支部、团支部、班集体、寝室四方联动,实现了高校育人途径的现代化更新。通过在某高校实际运用此机制一年后,我们可以发现,高校育人呈现出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层层递进、互相渗透的育人格局,不再同往常一样仅仅是单一的拘泥于课堂形式的思政课,而是在高校内部细分到寝室、班级、各团支部、各党支部的联动育人,且该高校的育人效果相比以往更优,通过相应的理论考试和面对面的交流,发现同学们的思想觉悟达到了新的高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到了实处。不仅同学们的反响热烈,老师们也纷纷对此机制表示支持,并对此机制的发展前景表达了美好的期许。

(二)“党团班寝”矩阵式结构确保了高校多方共建协同育人体系

通过在某高校一年的实际调查与数据统计,我们可以发现,高校党委在宏观把握和顶层设计上具有引领风向的作用,通过高校党委引领思政教育,协高校各二级学院、各部门参与共商共建协同育人体系,原本只管学校财政支出的财务处,只负责学校餐饮伙食的后勤部,纷纷加入到了协同育人的机制中来,食堂里面清晰的育人标语,财务处主动组织联同思政教师举办育人座谈会等等,我们发现学校仅仅拧成一股绳,各种积极因素都主动加入到了协同育人机制中来,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地结果。此外,党支部发挥着先锋模范的作用,主动肩负起育人工作,引领各二级学院之间的团支部、班集体、寝室通过联合举办知识竞赛,课外实践活动、线上经验交流会,为高校多方共建协同育人体系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为“党团班寝”矩阵式协同育人机制提供了现实佐证。

(三)“党团班寝”矩阵式结构营造了高校浓厚的协同育人文化氛围

通过调研发现,某高校在借助“党团班寝”矩阵式结构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后,学校的育人文化氛围显著提高,学校的各个角落都弥散着“立人、化人、育人”的气息。各二级学院党支部引领号召团支部、班集体、寝室通过举办轻松愉快的思政活动,积极动员所有学生参与到育人活动中来,把育人共建工作推向高潮,学校育人工作呈现出新特点,新局面,新环境。各类实践活动也层出不穷,各二级学院通过党支部、团支部、班集体、寝室联合开展社会调研实践活动,学生们在实践中互相配合、互相协作、共同感悟,不仅消除了学院壁垒,增强了学院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也借此扩大了营造了浓厚的团结协作的育人文化氛围,取得了超乎预期的实际效果,高校师生对此表达了强烈赞同。

四、新时代高校“党团班寝”矩阵式协同育人机制的价值

高校育人机制体现着一个学校对人才培养和育人方向的把控,当前高校育人机制普遍存在学科课程独善其身,部门院系有己无他,育人形式单一刻板,缺乏协同育人机制来调控等问题,对高校育人建设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新时代高校“党团班寝”矩阵式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将对现行育人机制起着完善补充,适当修改的作用。对于学生培养来说,“党团班寝”矩阵式下的协同育人机制,将紧紧围绕教师如何更好地育人而展开,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强调把理论放在实践中去领悟,利用多维度的集体组织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层层递进去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高校发展来说,“党团班寝”矩阵式下的协同育人机制,将把学校各部门、各院系、各党支部、各团支部、各班级、各寝室紧紧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育人主体的联动共育作用和调动育人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增强高校的“协同合作”意识。高校的发展在这种意识的驱动下,将会极具前瞻性和战斗力,对高校自身发展起着指导和方法论的作用。对社会发展来说,“党团班寝”矩阵式下的协同育人机制,将对社会上的组织管理领域起着启发作用,引导人们注重将“党团班寝”矩阵式结构类比至社会上各种组织分工任务,冲击个别遵从单一运转模式的组织机构,展现“党团班寝”矩阵式结构所焕发出的强大生命力和组织活力,将对社会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高校“党团班寝”矩阵式协同育人机制具有承前启后的时代意义,它将修正现有机制的缺点,冲击高校固有的单一刻板的育人机制,通过矩阵式结构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层层递进的布局,给予高校、部门、院系、教师、学生一个全新的机制体验,必将对新时代高校育人机制产生具有引领时代的作用,必将推动新时代高校往“党团班寝”协同育人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来源:红网

作者:戴虹波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842/50/1418625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