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坚持守正创新 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汪紫睿 编辑:陈晓丹 2024-07-22 16:30:38
时刻新闻
—分享—

□汪紫睿(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坚持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为中国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完成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稳定任务、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指明了前进方向。

坚持守正,奠定改革的坚实基础

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守正”,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忠诚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壮阔征程中,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方向不动摇,确保每一项改革举措都扎根中国实际,契合人民期盼,绝不偏离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守正的首要之务在于强化党对改革事业的全面领导。改革涉及各种利益结构的深刻调整与制度体系的根本性变革,为确保改革步伐坚定、方向明确,必须加强和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党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的根本保障。这是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提出的重大政治论断。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就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性质不改、目标不变、动力不减、根基不动。

“道”之坚定,“志”之不渝。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的总体目标始终如一,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强调了制度创新与治理能力提升的双重任务,不仅包含深远的战略考量,还在逻辑上紧密相连。其联系在于,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增加了“继续”二字,体现了改革步履之坚定。这一不变的目标与动态的实践过程,就是对“守正”精神的深刻践行。

勇于创新,激发改革的澎湃活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要应对好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关键在于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通过革故鼎新不断开辟未来”。

第一,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我们勇于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探索理论创新,用新的理论引领实践向纵深发展。在坚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双向互动的过程就体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关系。第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是社会运行的基石,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表明,制度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实践创新发展,逐步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优化制度设计,日益彰显出人民至上、集中力量办大事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成国家治理效能,形成了“中国之治”,用制度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第三,繁荣中国文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在理论、实践、制度等方面的创新中不断发扬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才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破解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文明困境,在赓续中华文明的基础上开辟了世界文明和人类文明的新向度,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沃土和精神滋养。

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推动改革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始终把坚持守正创新作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党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总结出的一系列“问题清单”,都对应着一张“改革清单”,每一个列出的问题,都指引着我们向着更加完善的制度和体系前行。因此,从重大时代课题的高度把握守正创新的问题导向,有助于加深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解。

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聚焦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紧盯老百急难愁盼问题,精准把脉、精准施策。首先,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及其症结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研究实际情况,找准问题,正视问题,并分析其背景原因。然后“奔着问题去,跟着问题走”,从这些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卡点堵点、痛点难点、焦点热点问题背后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再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落实。对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必须不折不扣贯彻执行,确保改革的有效性。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全方位创新

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项触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复杂工程,要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全方位创新,这一过程需坚持系统思维、注重统筹兼顾、尊重首创精神。

第一,系统集成为要,聚焦重点与均衡整体并重。改革“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决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改革,旨在实现各领域、各层次之间的协同并进与深度融合,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但整体推进并非资源分配的绝对平均或改革力度的无差别化。相反,它要求我们在全面布局的基础上,精准识别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把它们作为改革的突破口,集中力量加以攻克。《决定》锚定关键领域,提出“重大举措”,凸显改革锐度。其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注重用经济体制改革牵引全方面的深化。这就体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第二,统筹兼顾为策,立足全局与洞察细节并行。改革的实践场域多元复杂,因此,在构思改革蓝图时,既要高瞻远瞩,谋划全局,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局部情况。例如,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框架下,《决定》将“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单列一个章节,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保改革的有效性。

第三,首创精神为旗,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并举。在战略高度上,要充分发挥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从战术角度看,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生命力源自于基层的创新实践。因此,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必须发扬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在遵循顶层设计总体方向的前提下,勇于担当、敢于突破,灵活开展改革试点工作。《决定》制定改革顶层“远景”,全国各地纷纷也上演改革“近镜头”:小岗村大包干、福建三明医改……再把基层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与有效做法进行提炼总结,上升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不断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在“进一步”“全面”,难在“深化”。在新征程上,我们要锚定既定目标、保持战略定力,在根本性问题上旗帜鲜明,同时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以守正的执着和创新的主动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注入强劲动力,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汪紫睿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841/66/1412291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