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秋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交出一张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推动经济稳定运行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各地区各部门聚焦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政策协调配合、统筹推进、形成合力,共同托举起上半年5.0%的经济增速。
“稳”的基础更牢固。稳是大局和基础。对于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而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观察经济运行稳不稳,通常看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状况四大宏观指标。从经济增长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上半年达61.7万亿元,能够实现5%左右的同比增长难能可贵。从就业看,上半年,尽管面临总量和结构性压力,但劳动密集度高的服务业持续恢复,为稳定扩大就业提供了支撑,加上就业优先政策发力显效,形势上总体保持稳定。从物价看,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就业收入稳定,市场供需关系有所改善,物价水平温和回升。上半年,核心CPI基本稳定,同比上涨0.7%。从国际收支看,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21.2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重点产品出口优势巩固,外汇储备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大盘能够保持平稳运行,实属不易。
“进”的势头更明显。观察中国经济,既要看短期之“形”,更要看长期之“势”,既要看到局部的波动起伏,又要看到整体的向好态势。形势越复杂,越要坚持用全面、辩证的眼光看待我国经济形势。从二季度当季情况看,GDP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回落,对此要全面辩证看。二季度经济体量超过32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货物进出口总额都超过10万亿元,这些总量指标规模依然十分可观。就业形势比较稳定,客运量、铁路货运量、用电量等实物量指标保持较快增长,新产业新动能培育成长,这些都表明经济平稳运行的态势没有变,积极因素还在继续累积。总的来看,二季度经济运行可以概括为“形有波动、势仍向好”,短期波动不会改变长期向好大势。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趋势性向好,中国经济在战胜挑战中不断发展,展现出旺盛活力、不竭动力和巨大潜力。
“新”的动力更强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今年以来,各地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动能转换、结构升级、质效提升,产业向“新”向“绿”转型态势更加明显。今年以来,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大国重器频频“上新”,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动能。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智能手表等智能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1.6%、22.8%、10.9%;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4.3%,配套产品充电桩、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5.4%、16.5%。中国经济结构正发生变革,新质生产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
总体而言,我国上半年国民经济实现了量增质升,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一定能够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中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来源:红网
作者:向秋
编辑:张瑜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