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培育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黄均霞 田定湘 编辑:唐盈 2024-10-17 11:58:21
时刻新闻
—分享—

□黄均霞 田定湘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为新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都市对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加快生成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建设农业强国大背景下,进一步培育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更好服务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科技支撑引领,加快都市农业技术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都市农业作为适应现代化都市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业重要方向,是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但大都市寸土寸金,农业土地空间有限,必须强化科技支撑引领,加快都市农业技术革命突破,向高端农业“要空间”。一是聚焦前沿领域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构建适应农作物生长状态的环境智能调控方法,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农业传感器、农业机器人、智能灌溉装备及智能控制软件系统等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二是用好优质品种,在优化品种结构、改良种植养殖技术上发力,发展一批优质水稻、蔬菜、水果、禽肉等都市高需求农业品种,从供给侧优化生产,实现精准补给。三是瞄准绿色发展,践行生态种养结合循环模式。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积极构建种养循环、粮饲兼顾、畜种结合的农业产业结构,坚持标准化种植养殖,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强化污染监控,合理配套无害化处理与利用设施,实现资源化、生态化利用,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推动都市农业转型升级。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高效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要素领域改革明显加快,但各要素供给水平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比,仍存在土地资源使用低效、产业融合水平不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一是要加强都市农业用地规划,用市场机制盘活闲置低效土地资源。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为契机,提高都市和周边乡村土地资源联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金融机构持续投入都市农业,形成多元化、市场化的投融资渠道,激发土地要素活力;二是促进“三产融合”,打造都市农业全产业链。在重点发展都市必需的“菜篮子”工程和现代渔业等基础上,大力推进“农业+”,带动农产品深加工、预制菜产业、功能性食品、农业文化品牌建设、物流冷链中心与鲜果水产交易新业态等多元融合,打造“精品农业+文旅休闲+生态康养”模式,形成“全产业链”服务。三是发挥都市区位优势,积极与高校的专家学者、农业科研院所合作,提高人力资本要素水平,将科教优势转化为都市农业新质生产力。四是聚焦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促进现代都市农业与集体经济对接,探索“租金+股金+薪金+奖金”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人才、资金、技术向基层流动,走村社企合作、抱团发展、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完善制度保障,提升都市农业影响力竞争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既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也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加强政府政策机制的支持保护,从而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一是全面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金融、产权制度、农业经营方式和融合发展改革,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落实完善“点状供地”、设施农业用地等政策,为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制度支撑。二是统筹各级财政涉农专项资金,加强都市农业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投资,分类建设一些都市农业重大项目,建设一批示范村、示范镇、示范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成果转化。三是强化数字赋能,做好都市农业服务,搭建政府部门、农业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跨界融合交流对接平台,为农企提供招才引智、项目规划、供销渠道、招商融资、法务咨询、农技培训等一站式服务,提升都市农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作者系湖南省共同富裕研究基地(湖南工业大学)特约研究员;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机制与路径研究”(22B0573)

来源:红网

作者:黄均霞 田定湘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854/51/1436653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