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学能文丨用十五年讲好一个故事——写在纪念通道转兵90周年之际

来源:红网 作者:郑湘 编辑:唐盈 2024-06-07 16:21:22
时刻新闻
—分享—

“来,请大家移步看过来,这是一份‘万万火急’的电令,两页纸,正文只有三段,500余字。讲起这份电令背后的故事,可以说是千钧一发、生死攸关。”1934年12月12日召开的通道会议上,针对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西进贵州,他讲:“我们何不来个避实就虚,甩掉眼前的强敌到贵州去,为什么要去钻口袋?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嘛!”毛泽东的意见最终得到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等多数同志的支持和赞成。

当天晚上,中革军委根据会议决定,发出“万万火急”转兵电令,第二天清晨中央红军在湖南通道境内分两路转兵西进,避开了敌人布下重兵的包围圈,给蒋介石一个措手不及,完成了红军长征中著名的“通道转兵”。

站在这段历史发生的旧址——通道转兵纪念馆,我给游客讲这个故事不下千遍,每次都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一种紧张、激动、庆幸之感油然而生。

2010年,我有幸进入通道转兵纪念馆工作,而今已是第十五个年头。记得刚入馆时,对通道转兵,对红色文化知之甚少,深感要恶补专业知识,否则肚里无墨,心中没底。于是购买大量书籍,日夜啃读,结果还是未得要领,进步缓慢。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通道县文物管理所的胡群松老师。他是一位文博专家,研究长征文化30多年,2013年退休后,被返聘回纪念馆参与考证、搜集史料工作,我得以时常向他请教学习。他说:“研究红色历史文化,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走万里路,要注重历史事件当事人或见证人的口述和采访,获取第一手史料。”在胡老师的指导下,我围绕通道转兵这一重大史实,走遍通道县内100多个侗乡苗寨,采访130多位老人,搜集了30余万字的历史资料。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胡老师带我采访93岁的杨盛恒老人。当时,馆里定了一个课题,研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在通道向晖村的工作情况。胡老师说向晖村的杨盛恒应该比较了解,便领着我去了他家。一进门老人就笑着说:“胡老师,你又来了!”一个“又”字,我们都笑了起来。接着,老人就与我们聊起了毛泽民在向晖村如何处理火灾并严明纪律的故事。采访完后,胡老师跟我说:“杨盛恒老人提供的情况很有价值,但史实需要多方材料的互相印证,我们还要再找找其他的资料”。老师就是这样温润而平和,严谨而坚定,痴情于红色文化背后的故事,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也让我受益匪浅。

除此之外,胡老师也特别喜欢与我讨论,嘴上总挂着一句“真理愈辩愈明嘛”,因此我也常常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探讨红军攻占通道县城时,谁是红五团团长和政委,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争得脸红脖子粗,似乎有点“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味道了。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这些年,我这颗“新竹”虽还远远达不到老师的高度,但获得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关心关怀。师恩深重,更觉薪火相传的意义,一代一代讲好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任重而道远。

2014年,我担任通道转兵纪念馆馆长,身上的担子顿时更重了一些。整理思绪后我明白,要想把通道转兵纪念馆建好走远,人才是关键。为此,也曾演绎了一回“三顾茅庐”。有一年,我们在芷江师范学校面试了一个叫禹芸涵的学生,无论形象气质还是表达能力、反应能力,都非常出色,我和同事们一致认为她是值得培养的好苗子。但这个学生有些犹豫,因一所幼儿园非常想招她去当老师。人才难得,我们不想错过。第一次在学校找她谈没成功,第二次找到她家里请她妈妈做工作,也没决定下来,第三次我把她请到通道转兵纪念馆,亲身体验馆里的工作,交流中有一句话可能打动了她。我说:“我们的工作是把家乡的红色故事讲到全国去,讲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听,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禹芸涵在我们的劝说下,加入了纪念馆讲解团队。现在,她已成长为我们馆里的金牌讲解员,她的微党课善于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情融入讲解中,配上音乐和视频,很具感染力,有些游客听后不禁感动流泪。

禹芸涵是我们纪念馆整个团队的一颗闪亮的星,但我们想要打造的是“群星璀璨”。为此,我和同事们在人才培养上费尽了心思,从业务培训、讲解员竞赛,到考核管理、创新创优,再到纪律要求、人文关怀等,如“平地起高楼”般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培养体系,大家都很给力,禹芸涵一样优秀的同事越来越多,这些年接连拿下了包括全国五好讲解员、全国思政工作先进个人、省市级十佳讲解员等荣誉,而我清楚,荣誉的背后是“天道酬勤”,是“红色文化代代相传”的使命和信仰。

2021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一组数据让我们十分振奋,通道转兵纪念馆进入全国博物馆(纪念馆)游客接待量百强行列,每年有超过百万人次来到通道转兵纪念馆。那么,如何让通道转兵的故事走进更多人心里,我一直在求索。为什么我们从小就喜欢听长辈讲故事,有些故事印象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因为故事本身吸引人,也能打动人。

在这一思路的启发下,我们把通道转兵这一历史事件前前后后发生的故事挖掘整理出来,进行筛选和打磨,选择最能引发共鸣的讲给游客听。

其中《一担皮箩》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1934年,红军战士邱显达在湘江战役中右腿负伤,通道万佛山镇流源村村民杨光清和儿子杨昌彬将其接回家照顾。其间,父子俩轮流在家看护邱显达,负责他的生活起居,另一人则每天上山采药,为其治疗。2个月后,邱显达伤愈归队。临走之际,他为杨光清父子编织了一担皮箩,深情地说:“等革命胜利了,我一定回来看你们。”杨家人舍不得用,一直珍藏着这担皮箩。他们时常感慨:“看到皮箩,仿佛就看到了当年的红军战士。”

这担皮箩现在收藏在通道转兵纪念馆,它见证了一段军爱民、民拥军的深厚情谊。主人公杨昌彬曾说:“留住皮箩,就留住了红军精神,留住了侗乡人民对红军的热爱和对共产党的拥护”。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将这感人至深的故事讲给千千万万的人听,让红军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考察,强调要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言犹在耳,使命在肩,我不禁想起胡群松老师的一个愿望。他说:“要努力把通道转兵纪念馆建设成‘国家一级博物馆’,我做不到的话,希望你们接替我继续干下去。”

“干下去”,既是老师所嘱,也是责任所系。我们会一直干下去,在下一个五年、十年、十五年……

(作者系通道转兵纪念馆馆长;本文选自《湖南宣传》2024年第5期)

来源:红网

作者:郑湘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840/99/1398240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