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曹裕:如何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裕”丨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青年专家谈③

来源:红网 作者:曹裕 编辑:陈晓丹 2023-11-21 15:36:31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2.png

曹裕,首批“湘江青年社科人才”培养工程入选人才,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专长为企业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食安政策。

习近平文化思想将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的协调统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将整体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为谋求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提供了遵循,为高质量推进富裕湖南指明了方向。2022年,湖南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036元,较上年增长6.4%,高于经济增速;城镇新增就业73.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5%左右,为中部地区最好水平;10件22项重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如何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实现物质和精神同步富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新湖南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聚焦科创引领民生改善,探索高质量的共同富裕

一是以创新引领构建国家科技创新高地。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紧扣“4+4科创工程”,以国家高能级平台建设为契机,打造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农创中心、国家级精准医疗中心,形成多方位与多领域支撑的创新平台体系。二是以数智引擎激活现代化发展新动能。牢固“数智化改革撬动共同富裕”观念,以“湘江实验室”“岳麓山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为支撑,试点建设智慧城市,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以数智创新赋能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三是以服务普惠全面强化民生福祉保障。建立全省共享可达的全覆盖公共服务平台,以“芙蓉实验室”为支撑,推进精准医疗数字化升级,以在线教育平台为载体,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在线共享,奋力实现城乡居民基本福祉和生活质量同步提升。

拓展区域合作新模式,推动区域协调的共同富裕

一是示范区引领区域创新协同发展。以长株潭一体化示范区为抓手,整合区域优势资源,以湘江新区为开放创新的重要窗口,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探索“飞地经济”,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合作,提升湘南湘西的产业承接能力。二是试点培育城乡衔接枢纽。培育一批战略位置突出、关键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的乡镇节点,以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为支撑,以农业深加工、文化旅游、绿色能源为重点,孵化地方特色产业,契合区域经济增长点。三是构建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对生态环境价值进行量化评估和货币化,将生态保护成果转化为经济收益,促进城乡间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带动省内欠发达地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区域协调的共同富裕。

系统设计分配制度,坚持公平高效的共同富裕

一是构筑平等机遇框架。健全我省就业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去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积弊,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二是充分发挥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的调节作用。加大市县的税收、社保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工资免税范围。引导高收入群体和在湘企业积极参与医院、学校、养老服务等公益事业。三是加快推动构建基础数据库。贯彻全面覆盖和精准帮扶相结合的原则,精准识别和摸清“提低”“扩中”的重点对象,不断调整低收入群体类别划分,持续评估低收入群体激励政策实施效果。

充分发挥主流价值引领,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一是建设基层公共文化共享网络。坚持政府主导,强化社会参与,创建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圈,让图书馆、文化馆等便民文化设施走近百姓身边,确保基础文化设施均衡布局。二是扩大文化惠民工程规模。依托云平台等数字化服务为城乡居民提供在线学习、虚拟展览等服务,跨越文化惠民的时空局限。补贴省内乡村旅游出行,鼓励城市居民参与乡村丰收节等节庆文化活动,增强城乡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三是弘扬社会正气,厚植“好人文化”。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为契机,综合利用新湖南等数字化全媒体平台,持续扩大“湖南好人榜”“最美家庭”等评选表彰规模与影响,用典型事迹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奋力营造崇德向善、正气充盈的社会环境。

来源:红网

作者:曹裕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755/65/1327955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