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国评论|守护湿地,让“绿色”成为最美衣裳

来源:红网 作者:陈康 编辑:陈晓丹 2023-02-02 11:14:21
时刻新闻
—分享—

南洞庭湖风光.jpg

□陈康

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日前湖南省湿地保护中心发布消息,今年我省将大力推进湿地科学修复,以洞庭湖湿地为重点、湘资沅澧生态廊道为主线,构建“一湖四水”全流域生态涵养带,形成生态绿环。

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修复”,旨在提高公众对湿地价值的认识,促进采取行动来修复湿地。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中国湿地总面积达5635万公顷,约占全球湿地面积的4%,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湿地保护是“国之大者”,也是湖南面临的重要生态课题。

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湿地作为和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对于维护生态、粮食、水资源、人类健康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依托湿地资源,讲好中国故事。《湿地公约》最开始主要关注迁徙水鸟和水禽栖息地的保护。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这一公约。中国于1992年加入,2005年入选常委会成员国。经过近50年的发展,《湿地公约》缔约方不断增多,其内涵也已延伸到注重整个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的发挥。目前全球共有9条候鸟迁飞路线,其中有3条经过中国。其中东亚至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经过我国东部沿海省份,是最繁忙的一条迁飞路线,武汉及湖北都是这条迁飞路线上的重要“加油站”和中转站。2022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立足我国湿地资源现状,明确了我国湿地保护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和重点任务,提出到2025年,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通过湿地保护,城市得以更好地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也能更生动地讲述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故事。

湿地保护有力提升人民幸福感。从古老到现代,湿地生生不息。如今,人们不仅有更高的物质需求,也更加重视精神层面需求,而湿地便是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烟波浩渺的水泽、变幻莫测的云雾、随风起舞的碧草……湿地有无边美景,无数的生命脉动。工作之余、茶余饭后、清晨或傍晚,春夏秋冬,湿地公园里总能听到人们与大自然的合奏。这一幕幕都是人们身临其境后发出的欢快乐章。

发展佳绩满满,助推生态中国建设。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我国已建立64处国际重要湿地、29处国家重要湿地、602处湿地自然保护区、1693处湿地公园。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已初步建立,湿地生态状况总体良好。近年来,我国湿地保护更是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构建了保护制度体系,出台了《湿地保护法》,制定了《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将陆续设立一批国家公园,把约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和湿地保护重大工程……一系列措施有效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进而助力绿色中国建设。

湖南湿地资源丰富。事实上,2022年,湖南省围绕“一湖四水”已经完成1210公顷退化湿地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包括恢复湿地野生动物栖息地998公顷,治理湿地外来入侵物种63.2公顷,提质原有生态矮围152公顷等,生态系统正在良好的修复之中。今年提出构建“一湖四水”全流域生态涵养带,形成“生态绿环”,将进一步促进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湿地之景,是没有污染的原生态;湿地之趣,有灵动洒脱的蓬勃生机;湿地之美,是让你我向往的远方。让我们一起携手,守护湿地,守护人类生命与文明的摇篮,守护人类的未来,让“绿色”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美衣裳。

来源:红网

作者:陈康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746/94/1228068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