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品读丨中秋望月,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来源:红网 作者:贾珮瑶 编辑:陈晓丹 2023-09-29 12:25:31
时刻新闻
—分享—

□贾珮瑶(重庆大学)

如果说西方人的浪漫是阳光下盛放的红玫瑰,直白、热烈,那么中式浪漫就是那沐浴在月光里的玉兰花,安静、清雅,淡淡的幽香随风袭来,不争不抢,却令人神往。

中国人的浪漫含蓄内敛,是经历岁月沉淀的回味悠长,是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智慧凝结。中国人从不会将浪漫宣之于口,而是通过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我便懂你心里所想。中秋望月,便是中式浪漫最好的代表。

下载.jpg

何为中秋?

中秋,又称“月夕”“拜月节”“团圆节”,因其恰逢三秋之半,故此得名。如此多与月亮相关的别称,足以见得中秋与月亮之间难舍难分的情感纠葛。

回望遥远的周代,“中秋夜迎寒神”“秋分夕月”的祭月活动就在民间大肆盛行。心怀感恩的人们在粮食成熟收获之际,以最诚挚的方式向心中的神祇表达谢意,感谢一年来的风调雨顺,祈祷来年的丰收。

同时,也因中秋时节天高气爽,皓月当空,举头望月成为古代人民丰富夜晚生活的绝佳方式,于是,中秋节祭月的习俗逐渐被赏月取代。

试想一下,微风拂过麦田带来阵阵清香,劳作一秋的家人聚在一起,共赏明月,把酒言欢。中秋之夜,月是圆的,人也是圆的。

中国人喜欢抬头看月,这是刻在文化基因里的浪漫:

2a88540c-21e4-4b55-9694-fc99016dfc7a.jpg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误食丹药,羽化成仙,后羿举头望月,苦苦思念远方的爱人;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帷。”皎皎的月光洒满床帐,孤枕难眠的夜注定凄凉,独守空闺的妇人举头望月,期盼丈夫早日归家;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秋之夜本应亲朋团圆,为何我李白却孤身一人?也罢!也罢!月亮,今夜你便是我的朋友!我和我的影子与你一醉方休;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今夜起天气开始寒凉,天上的月亮还是家乡的最亮,我亲爱的弟弟,你们在哪里呢?国家动荡,你们可要保重,看着今晚的月亮,我的思念如藤蔓般疯长;

“人道中秋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都说中秋月色好,朋友们何不与我吟风弄月,共度良宵?就在这华阳观的秋坛上,这里赏月为最佳;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胞弟苏辙,你不必为我们不能团圆而感到难过,你看这天上的月亮或满或亏,就像这地上的人们一样重逢又分别,这世间的因果本就难以预测,所以不必强求,只要我们心有彼此,远在千里也是共享同一轮月亮。

d290ba3d-bcb5-4250-a977-8760a7dbb4d8.jpg

这便是中国古人的浪漫,思念之人不在身边,便将思念写成信,拜托月亮传达,这轮月亮承载着千千万万人的思念,穿越古今,照进每个中国人无法团圆的中秋夜里。

小时候的我也喜欢中秋,喜欢在中秋抬头看月亮。那时的中秋像是一种无声的信号,在外漂泊的游子们自发回到出发的地方。小小的院子里坐满了人,一轮圆月挂在当空,月光洒在院子里,给这迷人的夜色笼罩一层薄纱。我就搬一个小板凳在院子里坐下,手托着下巴,抬头望着月亮。农村的夜晚静谧非常,姥姥坐在旁边,用蒲扇为我驱赶蚊虫,一家人就这样静静地坐着,或什么也不说,或一起追忆过往的时光。中秋之夜,阖家团圆,举头望月,聊聊家常,这样的时光回味悠长。

再后来,院子越来越大,回家的人却越来越少,团圆的中秋夜变成老人嘴里的“忙点儿挺好”。或许是城市的灯火太过夺目?或许是原本想回家的人走错了方向?中秋的月光逐渐暗淡,依旧看月亮的人也逐渐变老,无尽的思念化成举起的电话,最终又沉沉地放下。

fcdb29b0e5444396b9831a20d1fcb0e3.jpeg

过中秋过的不仅是节日,还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思念。科技发达的今天,与亲近之人的见面早已不像古人那样困难,可物理距离的拉近,心灵之间的距离却逐渐拉远。皎皎月光已不如手机屏幕的蓝色荧光吸引人,五仁馅的月饼早已比不过芋泥麻薯馅的诱人,流行终是取代了传统,世间的繁华也掩盖了月光的清朗。

但是,中秋的月亮不应暗淡,中国人的浪漫也不该被遗忘。忙着赶路的人们啊,请你抬头看一看这月亮,有一份遥远的思念托月亮带给你,何不放缓脚步,去签收这份跨越岁月与山海的浪漫。

来源:红网

作者:贾珮瑶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743/63/1310332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