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倾力为企业纾困解难 做优做强实体经济

来源:红网 作者:欧廷君 编辑:陈晓丹 2023-09-11 16:14:46
时刻新闻
—分享—

□欧廷君

在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和三年疫情等多重叠加影响下,全球市场供应链严重受阻。实体企业面临诸多发展难题,给各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如何打通与有效化解实体工商企业在发展上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的31条举措,各相关部门、各地区应不折不扣地为市场主体做好全程“保姆式”服务,确保实体工商企业与各城乡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切实从根本上起到纲举目张的良好效果。

一、为实体工商企业纾困解难 重在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沃土,是检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更是实体工商企业的生命之氧。面对各种风险挑战与复杂的竞争环境,稳经济将是各城乡区域发展的核心要务。稳从何来?经济如何稳?其关键就是持续不断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实体工商企业的信心。

实践反复证明,哪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企业投资就会往哪个地方倾斜,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就会更快更有活力。可以说,良好的营商环境能更好地激发各城乡区域与企业发展的核动力,是孕育区域经济与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和打造民族自主品牌的摇蓝。

以浙江为例。这几年,浙江以创新企业成长生态为核心,营造大胆改、大胆试的创新氛围。以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有力促进了新业态、新产业集群式发展。浙江率先采取“一站式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生态,充分释放了企业内在活力。

毫无疑问,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是国民经济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因此,我们应抓住城乡区域发展问题导向,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打好各地创新创业组合拳,有力推动各城乡区域经济与实体工商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落实“民营经济31条”过程中,各地应认真审视还存在哪些服务不配套、不到位、不衔接等问题,尽快完善与落实到位。要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着力为实体工商企业简政、减税、减费,严格规范涉企收费项目。夯实主体责任,建立企业收费目录清单,严禁越权、超标准收费,着力解决实体工商业税负偏高等实际问题。要以降低企业负担为突破口,深化各项改革,为企业减负松绑,加快形成行政审批收费最少、效率最高的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促进实体工商业快速发展。

二、为实体工商企业纾困解难 重在全程式帮扶工作

根据中央“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部署,各城乡区域应精心组织实战专家团队,选派一批能干事、想干事且具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干部进驻企业一年半载。为企业在科技创新、技改、品管、品牌创新锤炼上提供“一对一”全程式帮扶与指导。为企业解决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品牌经营创新上的能力,充分激发企业市场活力,提振品牌发展信心,以实体经济“压舱石”作用来稳定各城乡区域经济的“基本盘”,帮助实体工商业品牌提质、精准施策,实现企业效益稳步回升。

确定为工商企业纾困解难帮扶目标。根据各城乡区域实际情况,组建实战型专家团队与优秀干部帮扶小组,一对一地为实体工商企业提供精准帮扶,切实做到“企业纾困解难题,专家干部来帮扶”,不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帮助企业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与品牌经营创新上实现新突破、新跨越。对本区域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实体工商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做到帮扶全覆盖,对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企业因故出现停产或减产的要重点帮扶。

确定为企业纾困解难帮扶内容。根据各城乡区域客观要求,为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经营风险,落实好中央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帮助企业直达快享。指导企业以“强创新、树品牌”的发展理念,杜绝过去那些“假大空”专家论坛与简单的培训,实实在在深入企业系统帮扶。督促企业落实系列工作,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确定为企业纾困解难的专家团队与干部人选。在为企业帮扶解难实际工作中,建议选请的专家团队必须具有企业实战经验十年以上,深谐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品牌经营创新之道,能为企业在经营战略定位、科技创新、产品细分定位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干部选派人员以“属地为主、分级选派”为原则。精准选派专业素质好、担当意识强、熟悉经济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同志担任助企专员,常驻企业蹲点服务,其业绩考核直接与蹲点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

三、为实体工商企业纾困解难 要强化“输造血”功能

多年以来,中央对我国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与改革措施。针对我国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发展难题,我们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补齐中小微企业在资金、人才、产品、技术、管理及品牌经营创新上的短板。

首先,从宏观政策层面上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组织上、制度上的体制优势。由政府直接牵头组织各金融机构,采取雷厉风行的手段和措施,从源头上把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与发展实体工商企业中来,及时破解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充分调动创业者及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市场活力,形成“一二三”产业科学融合与良性发展。

其次,根据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可设置一般性贷款和特殊性贷款两种。一般性贷款条件可与其他银行贷款利率保持一致,授信额度应适时加大,贷款年限应适当宽限,真正让中小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时间把企业自身做好、市场做透;特殊性贷款则是重点扶持那些具有尖端技术和富有民族特色、且有广阔市场前景与潜在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信贷政策可在利率上、授信额度上为企业提供更好、更优惠的贷款和全程“保姆式”服务,为我国培植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民族特色品牌。

另外,金融机构对新开办企业和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中小微企业,在信贷上应及时破除不适应经济发展与市场客观要求的制度。这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要求和企业实情决定的,而且能让一大批中小微企业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多更好的技术、产品、服务,增加更多的财税收入,改善民生福祉,使“双循环经济”在各城乡区域得到充分释放。

再次,中小微企业必须强化自身“造血”功能,切实在企业品牌经营创新与管理上有突破。要以企业长远发展大计为己任,明确企业自身发展方位,分别在人才、产品、技术、管理与品牌创新上真抓实干,匠心锤炼。专注企业关键要点,不断提升中小微企业品牌经营创新能力,增强企业“造血”功能。切实把企业做专、产品做精、市场做深、做透来彰显企业自身个性与产品特色,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成就民族自主品牌。

来源:红网

作者:欧廷君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743/55/1303947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