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实践作用

来源:红网 作者:卿立君 编辑:唐盈 2022-10-19 15:34:53
时刻新闻
—分享—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高校应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方面发挥核心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应有作用,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过程中肩负重大使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学校的改革发展,用马克思主义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树立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改革兴校、特色建校、开放办校、依法治校的发展理念,全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理论支撑,贯穿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全过程

围绕 “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提出的战略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等问题,高校思政教育要坚定不移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和理论内容创新。一是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二是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战线对马克思主义研究阐释的主力军作用,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切实把马克思主义学习和研究引向深入;三是充分发挥学校课程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

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切实把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贯穿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首先,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学,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等方式,学深悟透用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带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其次,高校思政教育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定位,推动学科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最后,要带着问题联系实际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对学生实践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重视,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二、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师队伍,着力推动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是高校思政教育必须要改革当前的学科建设制度,建立健全当前的相关制度,如从制度上切实保障教师的福利,保障专业人才和科研人员的权益;二是要大量引入专业型人才,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带头人和领导人,高校每年应该引入大量著名的专家、教授以及权威人士进行报告会和讲座会交流和分享经验,组织中青年思想政治教师定期培训,加大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培训,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动态进行大量的交流培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水平,使之成为学科建设的有力保障;三是思政课教师要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以“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具备“一潭水”的知识储备,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政课教师要以“爱”为桥梁引导学生成长,将“爱”和“责任”贯彻到日常教学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力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增强青年学生的主体意识,做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三进”工作,高校思政教师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教学创新,做好具有中国特色和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创新课堂,把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进行融合,让学生更好地知晓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活动,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实践中汲取养分,在实践中激发灵感,从现实中寻找理论的起点,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社会实践,实现高校思政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高校思政教育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但也要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体,同时也是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与激发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统一体。高校思政教师要对学生实践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重视,增强学生的实践参与感。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在正确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用理论指导学习、工作、生活。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这样才能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并建立由课堂实践、校内实践以及校外实践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认识、提升能力。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重视实践交往环境的作用,高校要鼓励教师多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往和交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更加信任教师,更愿意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获告知教师。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用实践的观点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方式,高校要改变以往单一的、“纸上谈兵”式的过于重视理论的考核形式,不能将理论考核作为主要评价依据,而要逐步探索更加多元化和人性化的考核方式,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使学生真正成长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高校工作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重视学生的思政教育,从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尊重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引领作用,不惧挑战,创新改革,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教育与高校实际、时代变迁紧密结合,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价值。

来源:红网

作者:卿立君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2/10/19/1195527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