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十八洞村脱贫攻坚实践的创造性开拓

来源:红网 作者:邢长江 编辑:陈晓丹 2022-09-23 15:35:19
时刻新闻
—分享—

十八洞村脱贫攻坚实践所获得的巨大成就,为新时代脱贫致富工作树立了成功的样板,也为特困地区的高质量均衡普惠发展贡献了切实可行的模式。成功的实践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十八洞村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光辉的成绩,归根到底在于正确科学的战略指引,具体地说,归根到底在于新时代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十八洞村脱贫攻坚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所做的最大重要贡献在于,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普遍原理的基础之上,贯彻了“精准扶贫”的战略定位,凝练出了“六个精准”的实践经验完成了又一项理论建构和方法论层面的理论创新,从而为中国贫困乡村探索出一条与时俱进、切实可行的新时代中国特色脱贫致富的新道路。

一、“精准扶贫”战略定位的理论建构意涵

贫困问题不仅是一个各国政治治理所要面临的头等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着重关切的重要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和《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对贫困的成因、形成机制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揭露,做出了“贫困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生产出来”的重要论断,初步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本话语体系。但客观地说,原有的经典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论述总体上基于的是工业革命时代西欧国家出现贫富极端对立的基本事实,仅仅把批判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贫困的内在经济逻辑,却没有对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贫困问题做出论断,也无法关注到不同文化传统的发展困境和区位劣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对中国当下的反贫困工作进行了新的科学定位,而依据这一理念在十八洞村所做的创造性实践具体地在新时代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重塑了问题意识。

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发生演进史的角度来看,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战略定位宣告了后贫困时代反贫困理论的核心关注完成了从绝对贫困相对贫困的转变,也标志着由单纯主张低水平的宏观均衡发展的反贫困范式主宰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已经来到相对贫困的个体、相对贫困地区的微观发展诉求同样被充分尊重的全新理论阶段。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战略定位响应了社会公平正义的时代呼声,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照亮了特困地区的现实。与此同时,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战略定位也揭示了中国后脱贫时代反贫困要解决的根本矛盾是相对贫困的治理,而相对贫困的治理需要建构更加精细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层组织,需要进行更加绵密有力的社会动员。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战略定位突显了发挥制度优势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性,检验了中国乡村的基层治理具备充足的能力,也蕴含无穷无尽的可带发掘的潜力。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战略布局的维度来看,十八洞村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充满鲜活之典范意义的实践案例,体现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十八洞村这样的传统自然经济主宰和落后观念长期影响的特困地区如何在去除制度性贫困之后应对现代化治理能力挑战,赢得时代大考。

二、“六个精准”实践经验的方法论启示

“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战略定位在现实践履层面上的具体展开,包含了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丰富内涵。十八洞村的脱贫攻坚实践,始终围绕着“六个精准”的整体布局扎实推进,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且值得持续推广的经验方法。具体体现在:(1)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贫困户精准识别的工作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九不评”标准,采用“七步工作法”,保证识别程序客观公正公开;(2)因地制宜,依照本地特殊的区位特色展开产业经营,推动生态文明和现代化建设有机融合;(3)坚持扶贫资金阳光管理和优化配置相结合,依据当地实际个性化设计特色信贷产品,帮助贫困户的解决最棘手的生活生产困难;(4)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动员效能,为贫困户量身打造就业创业的模式,提升贫困户的职业技能和风险抵御能力;(5)持续派驻驻村扶贫工作队,专人负责针对性地为贫困户找出路,引入有实力的大型企业进行对口援建;(6)培育村民主体意识和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的方式,完成从过去“站着看”“跟着走”到现在“一起干”的深刻转变,从而最终从物质和精神层面同时提升贫困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十八洞村扎实践行“六个精准”的实践经验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论启示。首先,它证明了要彻底根除特困地区的相对贫困问题,需要建立和完善特色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使相对贫困地区的居民在享有公共服务时能体现更多的公平性。偏远山区背靠大山,生存条件恶劣,要完成这些特殊地区的脱贫工作,不能采取“大水漫灌”或“运动式”的短期行为,而要做好长时间机制化“深耕细作”、落实到人到户的准备。其次,十八洞村的“六个精准”实践经验再次说明了习近平总书记“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这一论断的科学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多维发掘贫困地区的生产力,个性化地进行“造血”式扶贫的政策尝试,并在此过程中善于激发地区性反贫困事业的自身动能。最后,十八洞村的“六个精准”实践经验也凸显了精神脱贫对于特困山区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十八洞村脱贫攻坚实践中获得了全新的诠释:让贫困户重燃美好生活的向往,所靠的不仅仅是物质上补足他们的物质匮乏,而且还要让他们在精神上完成脱贫,提升他们对故土和故乡的真实认同。

总而言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引领之下的十八洞村脱贫攻坚实践可谓是一个有力的支点,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开拓性创新。十八洞村脱贫攻坚实践同时也是一个交融点,把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具体生动的中国乡土的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联系实际带领中国人民在反贫困实践进程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红网

作者:邢长江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2/09/23/1186376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