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开展以来,至今一场时隔5年的乡(镇)换届告一段落,逐步拉开帷幕的是省市县级换届。经历了5年的努力和奋进,紧跟时代步伐和相关政策要求,多少人为此次换届准备已久,甚至是“蓄谋已久”。
但是近年来,虽然各地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人数逐年明显增多,可在换届过程中,笔者却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人才储备量依旧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换届配齐领导班子工作进程。其中,最突出的要数30岁左右符合条件的年轻干部较为欠缺了。
使用年轻干部,归根到底是为了给班子注入“新鲜血液”,为地域整体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因为年轻有活力、有思想、有动力、有激情,其储备量的多少会直接关系到整个地域未来的发展走向。年轻干部这类人才需要去“招”、去“引”、去“留”。“招”来的公务员、选调生能否留得住?“引”进人才的渠道和条件是否足量?“留”住人才的“套路”深浅与否?考虑的人很多,真正想办法解决的人却很少。是因为自身权力的不足?还是现实太过困难?换届年,是多少人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恰如“鲤鱼跃龙门”。符合条件的人不够,不符合条件、眼巴巴看着岗位空下的人太多。这你能怪政策太严?还是得怪施政者太过严苛?追根溯源,还是在于人才储备方面缺乏长远目光。
人才“蓄水池”被一次看清、看透是好事,亦是大事。“蓄水池”可方可圆,可大可小,都得根据需求来定,是个弹性变量。要想让“蓄水池”的水源源不断,只有拓宽来源、打通渠道,招录大量年轻优秀干部,才能让人才“蓄水池”有量,真正起到用时不恨少、选择有余地的作用。要想让“蓄水池”的水一直保持清澈,需要人才守得住初心、担得起使命、吃得了苦、沉得住气、扛得起事,更需要“蓄水池管理员”的循循教导,搭建平台,让人才多学习、多历练,真正发挥“蓄水池”的功效。要想让“蓄水池”变得有温度,让“水”不会“蒸发”“流失”,这就需要将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并为人才创造激励鼓励机制,发挥自身潜力,留住人才。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当今世界聚才、用才,应该包括国际国内两个方面的人才,也就是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多少人对重视人才这一观点发声,足以见得人才之重要性。从中央到最基层的村两委换届,人才的量、人才的质缺一不可,从结束了的乡(镇)换届看人才问题,只有真正将人才放在心上,“招足”“用好”“留住”人才,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才能让人才在“蓄水池”的舞台上释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来源:红网
作者:郝桃桃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