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党史学习教育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行,力行而后知之真。越是了解党史的细节,就越是叹服于信仰的惊天伟力。党史学习教育的第一阶段,我感受到了信仰刺破黑暗的力量,第四阶段,我意识到信仰是照亮未来最为明亮的灯塔,真正领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内涵和深意,真正懂得中国共产党就是砥柱人间最高的峰。
“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前面三个阶段的学习,都是为第四阶段的力行打基础和服务的。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行”,且是为了更好的“行”。也就是说,学得再多、再好,如果仅仅是纸上谈兵,不付出实践,等于白学。另外,还要避免一个学习误区,有些同志认为党史书目太多,好多书还没有学完、学透,认为只有等全部学完后、全面消化后才好行、才能行。其实这是学用脱节、节奏没有跟上去的表现。学一点就可以用一点,学多少就可以用多少,切勿将学用割裂开来,在用的过程中其实也在学,学行相长、学行互促。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唯有弄潮儿能永立潮头;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唯有奋斗者能乘势而上。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我们要用忠诚做好事关方向的“选择题”,用担当解好直面问题的“思考题”,用实干答好联系实际的“应用题”。
别把“行”看得过于高大上。有些同志认为我们学的党史人物都是非常优秀的,他们所经历的事情都是惊天动地的伟业,认为学史力行的“行”属于“高大上”,认为只有谋大事、干大事、做决策才是学史力行的“行”,似乎觉得“行”离自己较远。与他们相比,觉得自己不知道从何处开始“行”,但实际“行”是最为朴素和微细的,只要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将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自己的工作干好,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这样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合力就可形成,党的事业就是由千千万万的微小力量凝聚而成。只要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立足岗位、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用滴水穿石的韧劲,久久为功的恒心,不断创新的精神,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够实现。
“学和行”永远在路上。胸怀家国情致远,惟民所向尽须为。四个专题学习虽已告一段落,但党史学习教育绝不能画上句号,党史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需要常学常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立足于“变”与“不变”的客观情形和形势任务,增强“变”的前瞻性和紧迫感,练好政治定力。党史中的“红色精神”正是我们增强“四个自信”、坚定一心一意跟党走最为重要的内核;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党史中的先进人物,恰是树立在社会主义大道上那面高高飘扬的旗帜。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党史学习教育只有进行曲,没有休止符,每个阶段的完成,恰是另一阶段的起点和开始。三千年读史学习有归期,九万里悟道践行无穷期。党史百年,璀璨百年,其中的“精气神”,正是我们撸袖加油、重整行装再出发最为有益的“养分”。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干部必须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每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肩负起自己的职责使命,为党尽忠,为国尽力,为民尽心。
来源:红网
作者:宁建君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