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史海威:发展生态经济 建成生态强省

来源:红网 作者:史海威 编辑:唐盈 2020-11-05 14:29:47
时刻新闻
—分享—

a719745c-2f94-4c23-9595-e7f83bdc59ff.jpg

双牌县上梧江瑶族乡,青山绿水与风情古镇,构成一幅生态和美画卷。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调研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湖南一定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努力实现从绿色大省向生态强省转变。

一、湖南作为一个整体必须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湖南省生态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水资源总量充沛,拥有湘资沅澧四水和洞庭湖;湿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6.47%,湿地保护率和国家湿地公园数量均居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达59.90%,居全国第5位;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武陵山片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等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平台,覆盖全省四大板块。湖南省具备建设生态强省的自然基础,但基础不等于现实。

“富饶的贫困”是湖南省不少地区的现状。国家确定的51个贫困县大部分处于生态资源丰富的武陵山、罗霄山片区。“贫穷是生态的第一杀手”。显然,没有这些贫困地方的生态强县、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整体上的生态强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并不等于坐享财富。绿水青山若不能变成金山银山,生态强省的“强”字就无法体现。生态必须变成强省的一种动力,而不是一种阻力。改变这种现状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加快发展,让生态资源充分变现,实现由生态涵养向生态经济的转变,舍此别无他途。不过,强调生态资源变现并不是要求每个县域都要深挖金山银山,实际上这也是不现实的,尤其对生态脆弱的地方,保护的责任大于发展的要求。

a2a02326-a536-403a-9c0f-ff20f11e6125.jpg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美洞庭。

二、因地制宜优先发展生态经济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是建成生态强省的关键。发展生态经济要两条腿走路,既要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使生态优势最大化,也要有效依托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找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点,发展出生命力强的新经济,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一要擦亮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金字招牌。生态经济区既是过去“生态保护区”和“经济开发区”提法的升华,更是发展模式、发展方式的升级。洞庭湖是湖南的“母亲湖”,也应该是湖南发展的“绿心”。要用好用活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这块金字招牌,谋定后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站位推动,让乡村、城镇、旅游、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嵌入生态区域规划,统筹做好“生态+”这篇大文章,形成“生态越美丽—发展越兴旺—百姓越幸福”的良性循环,力争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打造成全国的生态品牌、发展品牌。

二要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业。旅游业逐渐成为全民参与就业创业的民生产业和综合性现代产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引领转型升级成为时代趋势。目前,我国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正处于旅游消费需求爆发式增长期,未来20年乃至35年,仍将处于旅游发展的黄金期。湖南省发展旅游业要在加大旅游产品供给,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整体品牌形象的同时,充分发挥“旅游+”的拉动、融合、催化、集成作用,加强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对外开放等协同推进力度,加快与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农业、工业、科技、教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拉长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综合效益。

三要积极发展林业新产业新业态。林业是生态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系统中的主体、维护生态平衡的核心。湖南省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发展,要从过去以生产木材及相关加工业为主,转变为以生态建设为主,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拿森林康养来说,它集成了林业、旅游业、健康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特征,有望成为经济增长的下一个“蓝海”。湖南省作为林业大省,拥有214个国有林场、191个自然保护区、130个森林公园,每年森林旅游规模近4000万人次,具有发展森林康养等林业经济的优越条件与良好基础。然而2019年,湖南省林业总产值还只有430.7亿元,这与林业大省的地位不相称,发展林业新产业新业态,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效益可观。

四要弥补历史欠账,进行生态修复,拉长生态短板。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发展不科学、片面追求高速度等原因,衡阳水口山、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郴州三十六湾等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一方面,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生态涵养、生态修复工作,推动生态系统功能整体性提升,保护好绿水青山;另一方面,要加大探索力度,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质量和效率,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循环经济、新经济之路,创造出“金山银山”。

3dac4198-bdd4-4e4a-aac7-377b3b1a15fc.jpg

邵东市灵官殿镇油茶园内通组公路宛若游龙。

三、政府要助推生态经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在探寻路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在发展生态经济上责无旁贷。

一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资源丰富的地方,往往也是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方便的地方。路网不联通,人流、物流、资金流等生产要素进不去,经济自然活跃不起来。路网联通之后,生态资源往往能迅速变现。道路作为半公益品,只能主要靠政府投资修建。湖南省要在构建铁路网、公路网、水运网、航空网等立体交通格局的同时,加大“毛细血管式”道路建设,打通通往生态区的最后一公里。

二要加大金融扶持。新产业新业态因其“新”,往往也意味着风险较高,投资回报的不确定,市场主体往往止步不前。金融扶持生态经济发展,除了提供必要的产业引导资金,发挥撬动和垫底作用外,更多的还是要建立健全市场机制,打造融资平台,促进银企合作,拓展资金来源,疏通资金渠道,大力引进创投、PE和各类基金公司,让专业的人的做专业的事。

三要优化发展环境。政府可以搞产业政策扶持,更重要的是优化发展环境,给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一片自由驰骋的天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提供优质服务,让市场主体舒心;要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政商交往有道,让市场主体放心;要细化优化帮扶政策,尽可能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帮助,增强市场主体信心。

(作者系湖南工商大学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研究与传播中心研究员)

来源:红网

作者:史海威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0/11/05/856613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