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舆评①|已变的网络江湖,不变的理性期待

来源:红网 作者:易芊梓 编辑:陈晓丹 2020-09-01 19:36:23
时刻新闻
—分享—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人的数字化生存,众声喧哗中走过了不一样的网络江湖。之所以说不一样,是因为这个构建网络舆论场的江湖,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变,还是不变,在网络舆论场上,上演的仍旧是那些故事。在充满“偏见对抗”的逻辑中,我们期待听到更多理性与宽容的声音。

七星影像.jpg

变与不变,我思故我在。 七星影像摄

1、新生态的重塑

先看两个报告。

一个是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披露的这些数据值得关注:

截至2020年3月,我国手机上网用户达8.97亿,较2018年增加7792万,使用上网的比例达99.3%;

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5.6亿,较2018年底增长1.63亿,占网民整体的62%;

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6.94亿,较2018年底增长76.3%……

这些数据表明了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人们“移动化生存”,不仅仅是睡前睡后刷抖音、微信朋友圈,了解一些刺激感官、阅后即忘的泛娱乐化信息,而且基于通信、电商、支付、学习、出行、政务等几乎涉及一个人的所有日常,形成了一个稳健却也趋于个性化、社交化、圈层化的移动互联网新生态。

还有一个则报告,是由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刘鹏飞等主导撰写的《2019年中国互联网舆论场发展研究报告》。

这则报告深刻分析了当前互联网舆论格局的变化,指出“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加快应用,智能媒体加速发展,将促进新媒介形态演变,重塑媒体生态和网络舆论格局”,20-39岁间的年轻网民已成为了网络舆论场上的主角。

当然,50岁以上的中老年网民数量处于上升姿态,同样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影响舆论的网络力量。

人在互联网中是不断进化的,可能会滑向群体极化,也可能是回归理性,这取决于走向一个怎样的互联网舆论生态。显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驱动下,人与互联网、人与人的互动升级,正在重塑着互联网舆论的新生态。

在湘西凤凰县苗人谷,台湾网红与“刺绣奶奶”比心合影留念。.jpg

在湘西凤凰县苗人谷,流量网红与“刺绣奶奶”比心合影留念。

2、泛娱乐化的加剧

从今日头条、抖音、新浪微博、百度搜索排行榜、微信、B站等平台的热点话题看,娱乐化内容占很大比例。

如“粉丝送金晨一米高大勺”曾排在抖音热点前三。这则当天报道后即拥有七百万以上的流量,说明当前移动互联网新应用平台上,网民群体转向年轻化。这些平台的智能算法,完全牢牢掌控了网民接受信息的主动权,而人的天性是倾向于娱乐消遣。

换句话说,随着抖音、快手、微信、头条等这些平台的传播下沉,那些高中以下文化的网民比例有所增长,甚至进入到围绕所熟悉的乡村生活,利用抖音、快手、视频号来进行短视频直播,引发了较强关注,巩固了这一群体的娱乐生态。

移动互联网上的这股娱乐嘉年华,已经席卷了广大乡村,“田园牧歌”成了融于城市生活的理想。

发生的这些变化,有多种诱发因素。有些是技术驱动,如上网设备及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成熟、智能手机价格下降及功能不断升级,方便了农村网民参与各类应用平台,发布有趣好玩的视频,或在社交平台参与公共事件的讨论,甚至推动一些热点事件的形成。

于是,这一片网络江湖中,那些乡村年轻的才华横溢的“土秀才”,已有用武之地。

一部手机,一个支架,就可以圈粉赚钱了,以前不敢想象的事,现在变成了常事。如今,一批批“三农自媒体网红”通过快手、抖音,视频分享乡村故事、农家美食、田园趣事,走进了泛娱乐化的互联网,呈现他们设计的刺激网民感官的搞怪表演。

与低层次、庸俗化的视频分享不同,农村题材的挖掘,也在成就一些高品位、正能量的网红。有些甚至突围乡村,走向全国,赢得了世界性的关注。

如红遍中国的李子柒,她出身农村,最后又回到了农村,选择和奶奶一起生活,开始直播自己最熟悉的“农村生活”。原生态、唯美画面,她分享的视频,细节令人回味,在愉悦的意境中,十分精巧地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

她担任了“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推广大使”,从某种意义上,更是为广大有才华有理想的农村青年垂范,也给了人们借助新传播方式实现“农村创业”的事业追求——农村年轻人,月入十万不是梦。

同样,对于城市网民而言,因今年疫情肆虐,在线教育、云端办公,同样进一步加速了移动化、社交化、圈层化。长此以往,城乡间的“数字鸿沟”不会是所期待的缩短,而是会出现一定的变异。

“寻找乌龙山抖音王”短视频大赛在龙山景区。.jpg

龙山县发起“寻找乌龙山抖音王”短视频大赛。

3、话题聚散的加速

以前话题爆料后,在门户网站新闻区推荐置顶,或在BBS开帖讨论,“无跟评、不新闻”“无跟评、不传播”,形成舆论焦点,周期一般是三五天。

接着在自媒体时代,微博、公众号的出现,不仅使信息发布者遍布世界每一角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速了话题的形成。毕竟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传播环境下,跑得最快、最先聚集影响力资源的信息发布者,成为最早的舆情源。

相比互联网从PC端向移动端转型的时期,当前算法加持、平台赋能,网络人群聚集的速度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网民集结成群的速度,基本上可以与事件的发生、报道同步,话题讨论一经发布立刻开启滚雪球的“加速度模式”,瞬间形成热议焦点。

舆情火星蔓延成燎原之势,所用时间大大缩短了。如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具有数亿用户的平台,通过个性化推送,瞬间送到关注此话题的群体中,形成了更有效的精准传播。

话题聚合提速了,同样也消散迅速。抖音、微信等妙发上传,立即形成公共讨论的空间,深思熟虑的理性思考很难形成。

再加上话题的数量呈几何数增加,一个普通网民的脑海里,每天很难留存多少印象。

以2020年9月1日10:00为时间参考点,举些例说明:

百度“实时热点”排行前三的事件分别是,西部战区就中印边境局势发表谈话、饭店坍塌逝者家属将获3万殡葬费、九成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受疫情冲击。

抖音“热点榜”前三的事件分别是,各地年轻人到四行仓库祭奠英烈、陈婷太气人了、谭松韵妈妈被撞案庭审。

新浪微信“实时热点”排行前三的话题,剔除广告后分别是,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发送商业短信、儿子报警称被父亲用摄像头监控、游客疑似给动物喂口罩被制止。

不同的平台,网民群体有重叠,也有区分。“长沙5名男子因业绩不达标裸奔”是抖音传播的“好料”,其他平台同样有自己的“惊爆原创”。

无论什么题材,关注的人多了,便排上热点讨论的榜单,圈层化形成以特定兴趣人群为主的热议。尽管是热点,却仍显得有些“封闭”。更多的是,一些平台借助算法推荐,一味迎合网民心理,投其所好,瞬间形成热点。

这样的“热点”星罗棋布,多得令人眼花缭乱。

所以,在这个舆论场上,大多时候你还没立稳脚跟,潮水却已退去。人们却也不必担心,因为下一轮浪潮袭来得如此之快,令你没有担心的时间。

2019互联网岳麓峰会上,新经济高峰论坛上嘉宾座谈。傅聪 唐俊 摄。.png

2019互联网岳麓峰会上的高峰论坛。傅聪 唐俊摄

4、舆情博弈的极化

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及时间因素,影响了一个人对某一热点事件的看法。

然而,无论这个人知识结构完整,还是处于文盲状态,一旦他进入狂热的网络群体中,个体意识都会被削弱到同一水平。

法国学者勒庞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刻描述,他在1895出版的《乌合之众》中说,“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采取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

而且,“从智力上说,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他的鞋匠之间可能有天壤之别,但是从性格的角度看,他们可能差别甚微或根本没有差别”。

尽管过去了120多年,但勒庞的思考,仍然有非常强的现实启发意义。

前段时间发生的苟晶高考成绩被改事件,即是一则显例。2020年6月22日,苟晶微博发文透露自己两次参加高考被班主任女儿顶替。按她的描述,后来班主任女儿顶替苟晶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而她被告知落榜,到自己手上的却是一份假成绩。第二年,她又被湖北黄冈一所高校录取。

22年后,她实名举报希望还自己一个公道。事件曝光后,已是满头白发的班主任,曾前往苟晶老家及工作所在地,希望面谈,都被她拒绝,她希望老师正视顶替这件事。

一时之间,天下网民义愤填膺,当然也有些质疑之声。

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官方调查公布的结果显示:“经过调查,苟晶1997年高考成绩达到济宁市中专(理科)委培录取分数线,但本人未填报志愿,其个人身份、高考成绩等被邱小慧冒用。苟晶1998年高考成绩达到济宁市中专(理科)统招录取分数线,本人填报志愿并服从调剂,被录取到湖北黄冈水利电力学校上学,系按程序正常录取,不存在其当年被他人冒名顶替上学问题。”

包括班主任及女儿等15人被处理后,这一场闹剧并未收场。网民激愤的矛头转向了苟晶,这里面有所谓“正义的呼声”,苟晶的行为确实应该被谴责。在这些事件中,网民群体的“逻辑趋同”,是走向极化的催化剂。

与以往大多数事件一样,围绕苟晶事件展开的许多评论观点,都呈现出一种“偏见对抗偏见”。似乎是,越是极端的言论表达,越是满足他们已经泛滥了的专横和偏执心态。

群体的极化,不仅体现于“偏见对抗偏见”这一现象,而且还体现在人们一味追求新奇,一味标新立异,走向了无法达成一致的死胡同。

而移动互联网的舞台上,不再是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单纯博弈,而是形成了不分你我的“混合舆论场”。我们遇到的尴尬是,主流观点被弱化,而草根表达成了一地碎片,这些争议与讨论,甚至宛如太平洋中的水,看起来蔚蓝一片,却没有一滴是可以喝的。

正如英国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所预言的,“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42f62b87-0922-4012-9642-5a1767e5176c.png

2020互联网岳麓峰会,云开看未来。

5、理性宽容的期待

尽管不同平台生产聚合了不同的热点,然而这个不一样的网络江湖,每天发生的,仍然是那些话题,仍是那些故事。

所以很大程度上,备受关注的全国性焦点话题,题材上依然不外乎这些方面:

一是涉及国家利益及自豪感的问题,如辉煌7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华为发布新款芯片麒麟810;

二是公权力机关违法乱纪行为,如贵州独山县负债400亿,小伙儿制止强奸被拘14天;

三是民生问题,如国务院颁布《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全面部署;

四是明星热点事件,如翟天临论文事件,仝卓事件;

五是社会类热点事件,如苟晶高考成绩被改事件,陕西奔驰女车主维权风波。

其实《2019年中国互联网舆论场发展研究报告》通过对2019年600件热点舆情事件的研判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发现医疗卫生、应急管理、企业舆情、城市管理、经济民生、国际舆情、规则秩序、食品药品舆情、税务舆情、环保舆情、意识形态舆情、科技舆情等出现明显的上升态势”。

从报告分析中,我们仍然可以进一步看出,推动移动化热潮,天生对新事物敏感的年轻人是主要驱动力。而那些易引发舆情的话题,依然是那些“敏感的行业”,百姓关注的焦点领域。

还有一些话题,一直在持续。比如国际关系及衍生出的一系列关于经贸、科技、军事、外交等相关话题。又如,脱贫攻坚这类话题,它们一直牵动着公众的神经,成为不可缺失的“聚合类产品”,在某种程度上纠正了网络过度泛娱乐化。

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每年热点榜单,主角可能换了,场景可能有些不同,激发公众参与且形成全国性事件的,依旧是这些话题。

这些话题所产生的本源,是有关人的发展、民族的进步、国家的繁盛。在这里,我们需要多一些哈贝马斯式的商谈伦理,或者罗尔斯式的公共理性,找寻网络公共领域对现实社会的功效与价值,赋予网络舆论场上更多的理性。

毕竟,在日益多元化的网络社会中,理性、宽容又富有正义感的声音,始终是对抗网络群体极端化的根本。

而相当一部分网民对于理性宽容的期待,也正是走向网络社会和谐共荣的前提。

来源:红网

作者:易芊梓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0/09/01/826758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