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克臣先生的书法艺术源于二王,对《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心摹手追,尤为用功。其书法作品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他论及“书法创作境界”时认为,书法艺术家必须养德修心,修炼成平和的心理、善良的心态,以德为上,崇德尚贤、德艺双馨,推崇“字如其人”“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周克臣与李铁映(左)一起探讨书法艺术
曾在接受红网“论道湖南”专访时,周克臣先生说他练书法,追求的是健身体、调心态、学知识、交朋友。以宁静致远、修身养性为宗旨,并通过书法这种独特形式将自己的体会传递给别人。
其一,求宁静。诸葛亮在《诫子篇》中倡导宁静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有道德修养的人,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要学得真知必须在宁静中研究探讨。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练书法,需要这种境界,并通过练书法一步一步地进入这种境界。
(周克臣书法作品)
其二,求禅定。理学大儒程颢讲究从容处世态度。他的《偶成》诗曰:“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幻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闲适从容,天地万物无不自在自得,四时更迭也处之泰然。当一个人达到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境界,他就成了大丈夫了。我将这首诗写下来刻在我的书柜玻璃门上。
(周克臣书法作品)
其三,求谦下。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做人应当像水一样善良、谦虚,无为而治,做谦谦君子。水利万物而不争,是谦下之德。江海善下之,则为百江之王。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柔可克刚。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之王——“海纳百川”。我们写字的人,离开了水也就没有了字,应该有水的品德,做上善之人,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
(周克臣书法作品)
第四,求乐道。君子乐道,就是要融于现实,不杞人忧天、怨天尤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刘禹锡这位“京官”被贬到最底层、待遇一降再降时写的《陋室铭》,可见他是多么透彻地洞察炎凉世态。他是得“道”之人,更是乐“道”之人。
(周克臣书法作品)
第五,求寡欲。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写道:“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周克臣书法作品)
第六,求气节。周敦颐讲究气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从淤泥中成长出来,却不受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叶柄中间是空的,外面是直的,不牵牵连连、枝枝节节的,香气传播得远更显得幽香;笔直地挺立在那里,只可以在远处看,不可以在近处玩弄。
(周克臣书法作品)
第七,求修养。中华民族称品德高尚的人为君子,视品德低下之人为小人。历代文人雅士力行君子之风,将梅兰菊竹誉为“四君子”,以物咏志,注重品德修养:品逸如梅,人淡似菊;清气若兰,虚怀当竹。雪后寻梅,霜前访菊;雨际护兰,风外听竹。老祖宗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运行不息,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屈不挠,力求进步,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道德高尚者应担当重大任务,深德泽人。
(周克臣书法作品)
第八,求体健。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时曾经说过:大丈夫独患无身耳。体强心强,何时不可为?武术运动中有个“形意拳”,其基本法则与整体技法称为“六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是为内三合,内修炼心理;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是为外三合,外修炼形体。内外相合,相合为一。这个“六合”,与书法练习同为一理。书法练习时,手眼身步,协调运动;心境平和,物我两忘;文生于情,情生于境;笔情墨趣,心旷神逸,对身体、心理均是极好的调节与锻炼。倘若三、五同仁,品茗论道,挥毫落纸走云烟,不惑不忧不惧,立言立功立德,真真地“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了。
(周克臣书法作品)
周克臣先生“是从农具和竹子上开始接触书法的”,尽管一直谦卑,称自己的书法之路是“书法‘流浪’史”,却也在书法艺术界赢得了广泛认同。
时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著名书法家姜儒振这样评价,作品布局合理,章法明快,线条舒朗,结体独特,法度自然,毫无雕琢之痕。笔行于纸如风行于水,自成一纹,完全流于情愫和胸襟,给人以爽快和舒畅之感。表现出作者意境豁达、坦荡和无私。这本作品集整体以行书而立,但每副作品章法形式风格不一,手随心意,墨随笔渲,极具个性张力和对笔墨相济的驾驭能力,读后使人心胸大快,实为难得。
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鄢福初说,观克臣先生书法,有如一白发长者,行走于古木参天白云深处,有临“清风拂行衣”之境界,从容不迫,悠闲自得,清旷高古,飘逸有神。细细品味其章法布局,结字点画,落笔轻灵;提按有序,使转得当;用墨则枯润调和,虚实交错;结字组合,则依势铺就,少有故意经营之痕迹,平淡中偶有奇趣。诚想,凭克臣先生这份天性与才情,借克臣先生这种执着与奋勉,倘能更为专一地投入书法这门古老而神奇的东方国粹之中,当今书坛必将增添一道独特风景。
周克臣艺术简介:
周克臣,1946年11月生,湖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省新邵县人。先后任中共新邵县委委员、坪上公社党委书记、《中国体育报》记者,湖南省体委科教宣传处处长、《体坛周报》社社长、群众体育处处长、湖南省体育局副巡视员。当选为湖南省体育总会副主席,中国体育记者协会常委,湖南省体育记者协会主席,湖湘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对体育新闻、体育管理有较深的实践与研究,爱好书法摄影和文学创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出版各类作品500余万字,包括报告文学集《脚步》,大型报告文学作品《中国羽毛球在安化》《中华武术急先锋》(二人合作),理论专集《淡云集》,新闻作品集《淡云灯影---体育馆路1号三十年笔记》,国家级课题专著《湖南体育现象研究》《县域体育发展战略研究》,艺术作品集《周克臣书法集》《周克臣摄影集》《周克臣行书千字文》《周克臣书经典启蒙文》等,主编各类专集、画册10余部。
来源:红网
作者:论道君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