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习故事丨李达:给戴着礼帽的马克思主义,穿上中国风的衣裳

来源:红网 作者:雁丘 编辑:刘艳秋 2019-10-15 09:47:4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

希腊神话说,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照亮尘世。

马克思说,我就是普罗米修斯!

在20世纪上叶的中国,也有这样一群普罗米修斯:他们将马克思主义的光亮带到黑暗不知方向的东方古国,用理论照亮新中国的前路;

他们将信仰的星星之火,燃成锐利的理论武器,燎原旧世界,催生新中国。

我们称呼他们为:追光者。

他们追逐的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穿过了旧中国的阴霾,正在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呵护下,飞向时代前沿,点亮新时代的光荣梦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的,“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回望来路,我们同样不能忘记一路用理论守护中国稳健生长的他们。

????.jpg

今天介绍的追光者,是让马克思主义穿上中国风衣裳的李达。


一、一个随时准备坐牢的红色教授

他是“进步师生与反动派做斗争的一面旗帜”。

他是受人尊崇的大学教授,却也时刻受到严密监视。

他让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穿上中国风的衣裳,融入东方的土壤,也因此身边常带着铺盖与牙刷,随时准备坐牢。

他的名字,叫李达。

从大革命失败,到新中国成立的前夜,他始终活在监视与坐牢的阴影之下。

而一切的起因,仅仅在于他选择的信念——马克思主义。

自1918年留日学生回国请愿团失败以来,李达便意识到,要想救国,“只有由人民起来推翻反动政府,象俄国那样走革命的道路。而要走这条道路,就要加紧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俄国人的革命经验。”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立普遍与特殊之统一的理论”,自此成为李达全部理论探索的鲜明主题。

QQ??20191014154121.jpg

而那时,国民政府正疯狂推行文化专制,妄图将中国变成一片无声的文化沙漠,而李达这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却仍在危险的边缘坚持唤醒大众,普及真理。

1926年,他第一次感受到危险的迫近。

那时,国民党湖南当局对他发布了通缉令,所开列的“犯罪事实”就是:“著名共首,曾充大学教授,著有《现代社会学》,宣传赤化甚力。”

这本1926年出版的《现代社会学》,是李达的作品,也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部系统的唯物史观专著。

在这本书中,李达将自己自留学以来翻译、学习、领悟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与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应用马克思学说改造中国社会的问题。

甫一出版,就在社会掀起了巨大的反响,当时的革命者“差不多人手一册”,仅仅7年,便印行了14版。也难怪国民党当局认为他“宣传赤化甚力”。而这,正是李达想要的效果。

QQ??20191014154512.jpg

接下来的几年,危险开始如影随形。

反动势力的一双眼睛,随时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他曾被法国巡捕抄家;也曾被国民党特务打断右手和肩骨,致使他住院医治7个星期。

可越是危险,他越是一往无前。

被特务监视讲课,他便“哑子讲课,以笔代口”,边擦黑板边板书所讲内容;被反动机关禁止讲授哲学,他便在讲授法理学过程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释法律现象,还巧妙地揭露了国民党当局玩弄“制宪”的阴谋。

甚至,他还准备了皮袄,以备万一在寒冬腊月被投入监狱,还可以坚持写书。

如果说前线的战士,因为有了武器而敢于冲向战场;那么对于李达来说,马克思主义,就是他的武器。

而他,正致力于将这把武器,锻造得更加锋利,而后荐于前线的战士。


二、一本中国人自己的马列主义哲学教科书

这是一本敢把“枪炮与战火”当作背景的书。

这是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的马列主义哲学教科书。

这本书,为马克思主义,赋予了浓烈的中国性格。曾让毛泽东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读了不下十遍,做了上万字批注。

它的名字,是《社会学大纲》。

但这并不是它本来的名字。一切的故事,要从1937年说起。

那时,反动派的书报检查机关对红色书籍搜查甚严,为了出版这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李达为它起了一个隐晦的书名,《社会学大纲》。

?????.jpg

然而反动派也知道马克思,李达便机智地将书中的人名和有关的词语做了一些加工,使用了一些列宁所说的“奴隶的语言”。

比如,把马克思写成卡尔,把列宁写作伊里奇,无产阶级是普列达里亚,资产阶级称作希尔乔亚。

但仍没有一家书店敢冒险承印这样一本满写着真理的红色书籍。

无奈下,李达以太太王会悟的名义,向英租界注册了一个书店——笔耕堂书店,以利用当时外国报刊可在上海租界照常出版和流通的政策,取得了出版的合法化。

自己筹钱、自己买纸、自己托人印刷。

这本中国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经典著作,终于得以问世。

《社会学大纲》的出版,在中国,开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之先河,更将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由马克思主义初到中国时的“唯物史观”,拓展到“唯物辩证法”。

QQ??20191014153958.jpg

不是简单地翻译国外著作,也不是生硬地改编国外教材,这部马克思主义的教科书,开创了一个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它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一块整钢”,它的字里行间,是中国人自己的特殊眼光与独立见解。

自此,马克思主义穿上了中国风的衣裳,扎进了中国人自己的土地。

(文/雁丘 朗读:田萌 音频制作:曾慧 视频制作:张瑜)


学习故事“追光者”系列专题:

瞿秋白:为马克思主义来中国,辟一条光明的路


来源:红网

作者:雁丘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19/10/14/612147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