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湖南深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为民服务解难题作为主题教育是否取得实效的重要检验,察实情出实招,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湖南坚持问题导向,群众盼什么,就着力解决什么,推动“问题清单”变“服务清单”。显然,对群众的难题“回声嘹亮”,就是对初心最好的诠释。
深入基层一线,增强群众信任感。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如果党员干部连脚都不能走上基层、沾上泥土,又怎么能够在田间地头去查看民情,倾听民声,自然也就掌握不到第一手资料,也就不能让群众对这样“嘴上功夫漂亮”的干部产生信任感,只有和群众近距离沟通,才能够拉近干群关系,让干部收集到“问题清单”,让群众对这样干实事的干部更有信任感。
躬身解决民事,增强群众获得感。收集“问题清单”只是服务群众的第一步,要把服务群众的事情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就需要把群众这些“念念不忘”的问题进行梳理,剖析问题,才能够找准病根,在解决问题上精准“开方”,这样才能够让问题、难题有“回音”,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提前完善服务,增强群众幸福感。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湖南坚持边学边查边改,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主题教育是一次擦拭初心的契机,更是一次为群众服务的再出发,更是让党员干部树立服务群众的新理念,在服务群众上思维先行一步,行动先行一步,才能够把服务做在群众的需求前,以这种更贴心、便利的服务方式增强群众的幸福感。
主题教育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教育,不仅仅需要态度上融入进去,更需要责任上、行动上把自己融入进去,在解决群众的难题上狠下一番“绣花功夫”,才能够对群众的难题“回声嘹亮”,才能推动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整好行装再出发。
文/婧蓝
来源:红网
作者:婧蓝
编辑:陈乘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