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振兴实体经济,领跑未来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陶玉 编辑:唐盈 2019-06-25 14:55:48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强调要有效发挥财政和货币政策作用,支持做好专项债券有关工作。连日来,各方对此高度关注,市场反应非常积极。根据财政部统一部署,6月14日至24日,中国工商银行将于海南、上海、广东、广西等试点省区市开售柜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涵盖收费公路、土地储备项目等。应当看到,地方专项债在当前的“六稳”基调下,是主动出击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大举措,必将对振兴实体经济发挥重要作用。

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富民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必须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增强实体经济赢利能力”。实践也早已证明,一个国家的实体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实力就会越强。2016年以来,我国实体经济投资意愿低迷,民间投资增速出现断崖式下滑;大量资本“脱实向虚”,涌入金融、房地产领域,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党中央对此做出了深入分析、准确研判和重大部署,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申“着力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再次强调指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引导民营企业坚定发展信心,眼睛向内降本增效,推动降低民营企业综合成本,提升投资发展实体经济的积极性,是当前的重点工作。在助推民营企业坚守和振兴实体经济的行动中,要通过聚焦服务和引导,引领实体经济早日走上阳光大道。

发挥改革与调控的相互作用,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与创新完善宏观调控密切配合,越来越成为调控的手段和保障。无论是“六稳”还是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都必须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既要“开大前门”,又要“严堵后门”。世界银行日前发布报告,再次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2.6%和2.7%,并警告“面临重大下行风险”。应对好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实现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就要实行积极地财政政策。不仅要做简政放权、减税降费的“减法”,还要做好保障重大项目、服务实体经济的“加法”。这次改革是为地方专项债“开大、开好前门”,是宏观调控中典型的逆周期调节措施。为我国的改革发展起到了“指南针”的作用。我们要将改革与调控有机结合、深度融合,把握好“度”、划清政策的边界,把地方专项债的发行与使用、监管,切实地统一到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上来。

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加速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解决造成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过高的体制机制问题。具体来说,就要加快推进涉企审批中介市场化改革,打通政府职能转变“最后一公里”,减少实体企业不必要的时间成本和财务消耗;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继续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审批速度最快、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经济环境;在降低用工成本方面,对“五险一金”内容进行全面分析,重新界定内容,按照同类归并的原则进行合理的精简归并;适当降低缴交比例,切实减轻企业用工成本。以实际成效减少企业的经济成本,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加速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发挥创新载体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驱动作用,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发挥创新载体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驱动作用,就要加强传统产业与信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等新动能的融合发展,特别是要促进其与信息化有效融合,实现互联网和传统产业双重渗透、双重影响、双重融合。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制造模式智能化转型。在企业和产品层面重点推进工业设计信息化、装备产品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营销模式网络化、全面管理信息化的“五化并进”式改造升级。并进一步强化增量引进存量提升,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品牌经营,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改革开放40多年来,累积的物质财富奠定了我们无惧困难的信心,积蓄的发展经验筑牢了我们无畏挑战的底气,迸发的改革精神激发了我们无往不胜的动力。我们要开好地方债的便利之门,把拉动投资、扩大内需和稳定就业、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协同配合好,我们定能保质保量贯彻好通知要求,努力让专项债券助益实体经济,推动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文/陶玉

来源:红网

作者:陶玉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19/06/25/561325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